闻
闻相关字典
闻[wén]字的成语
- 山阳闻笛[shān yáng wén dí]比喻沉痛怀念故友。 
- 湮没无闻[yān mò wú wén]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 殚见洽闻[dān jiàn qià wén]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形容见多思广 
- 不相问闻[bù xiāng wèn wén]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博见洽闻[bó jiàn qià wén]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闻风逃遁[wén fēng táo dùn]风:风声,消息;逃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 望闻问切[wàng wén wèn qiè]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指望色、闻声、问状、切脉,是中医四诊要诀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古今医统》 
- 厌闻饫听[yàn wén yù tīng]指充分听取。 
- 浅见寡闻[qiǎn jiàn guǎ wén]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 闻香下马[wén xiāng xià mǎ]闻:嗅;香:酒香味。闻到酒的香味,尽管正骑马赶路,也要下马品尝。形容酒非常好。 
- 謏闻浅说[xiǎo wén qiǎn shuō]謏闻:小有名声。小有名声,学识浅陋。 
- 逸闻趣事[yì wén qù shì]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 久闻大名[jiǔ wén dà míng]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 声闻过情[shēng wén guò qíng]名声超过实际。 声闻:名誉。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 
- 腥德发闻[xīng dé fā wén]腥德:秽恶的行径。指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 
- 束教管闻[shù jiào guǎn wén]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惨不忍闻[cǎn bù rěn wén]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 闻风而起[wén fēng ér qǐ]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 喜闻乐见[xǐ wén lè jiàn]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 闻风远遁[wén fēng yuǎn dùn]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 令闻嘉誉[lìng wén jiā yù]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 
- 闻呼即至[wén hū jí zhì]闻:听到;呼:呼唤;即:立刻;至:到。听到呼唤立刻就到。形容动作迅速。 
- 闻名遐迩[wén míng xiá ěr]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闻融敦厚[wén róng dūn hòu]待人温和宽厚。 
- 惊见骇闻[jīng jiàn hài wén]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同“惊耳骇目”。 
- 闻者咋舌[wén zhě zé shé]闻:听到;咋舌:咬住舌头。听到别人讲的话,咬住自己的舌头。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 
- 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全世界都知道,声名远播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 北京的山水人物和 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举世闻名。—— 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 罕闻寡见[hǎn wén guǎ jiàn]罕、寡:少。见识不广,知识有限。 
- 朝闻夕死[zhāo wén xī sǐ]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语出《论语.里仁》篇。原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说:如果早上明白了道理,哪怕当晚就死去,也是值得的。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 昧昧无闻[mèi mèi wú wén]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 先斩后闻[xiān zhǎn hòu wén]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闻风而动[wén fēng ér dòng]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听到一点消息就立即行动。形容十分积极 
- 置若罔闻[zhì ruò wǎng wén]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 如是我闻[rú shì wǒ wén]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 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 腥闻在上[xīng wén zài shàng]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 僾见忾闻[ài jiàn xì wén]僾:隐约,仿佛;忾:叹息。仿佛看见身影,听到叹息。多形容对已过世尊长的怀念。 
-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闻:听到的;录:记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 亘古未闻[gèn gǔ wèi wén]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 一无所闻[yī wú suǒ wén]一点也没有听说,丝毫也不知道。 
- 闻声相思[wén shēng xiāng sī]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兵闻拙速[bīng wén zhuō sù]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前所未闻[qián suǒ wèi wén]前:先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从来没有听说过很快可能有必要以前所未闻的规模采取…两栖作战行动一位前所未闻的作家的第一部小说 
- 闻雷失箸[wén léi shī zhù]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 浅闻小见[qiǎn wén xiǎo jiàn]闻:见识。学问浅薄,见解不高。 
- 闻风自遁[wén fēng zì dùn]闻:听到;风:风声,消息;遁:逃跑。听到风声自己逃跑了。形容非常怕对方。 
- 逖听远闻[tì tīng yuǎn wén]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所见所闻[suǒ jiàn suǒ wén]看到的和听到的。 所看到和听到的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宋. 王安石《明州慈溪县学记》 
- 闻所未闻[wén suǒ wèi wén]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所听到的事从来未曾听过。多指奇闻异事 
- 喜见乐闻[xǐ jiàn lè wén]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 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置身事外,不想闻其事亦不问其事最好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 
- 鼓角相闻[gǔ jiǎo xiāng wén]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 使之闻之[shǐ zhī wén zhī]闻:听见。故意让人听见。 
- 謏闻之陋[xiǎo wén zhī lòu]謏闻:小有名声。仅有小小的名声,很浅陋。 
- 诟如不闻[gòu rú bù wén]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洗耳不闻[xǐ ěr bù wén]比喻不愿意听或不愿过问世事。 
- 目击耳闻[mù jī ěr wén]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款启寡闻[kuǎn qǐ guǎ wén]款启:见识狭小。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湮坠无闻[yān zhuì wú wén]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 耳闻则诵[ěr wén zé sòng]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天下奇闻[tiān xià qí wén]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 
- 听而不闻[tīng ér bù wén]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看上去在听,实际上没听见。形容心不在焉,神不专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学》 
- 款学寡闻[kuǎn xué guǎ wén]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呼天不闻[hū tiān bù wén]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听不到。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 
- 博闻强识[bó wén qiáng zhì]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朝闻夕改[zhāo wén xī gǎi]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早上听见自己的过失,晚上就改正 
- 囿于见闻[yòu yú jiàn wén]拘泥于所见所闻。 
- 秽德彰闻[huì dé zhāng wén]秽德: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彰:明显。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 
-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没有声息,不闻名而鲜为人知几乎完全是默默无闻的默默无闻的挑战者 
- 单见浅闻[dān jiàn qiǎn wén]指见识短浅。 
-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骇人听闻的故事 
- 令闻广誉[lìng wén guǎng yù]令:美、善;闻:名声。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 
- 鸡犬相闻[jī quǎn xiāng wén]指人烟稠密。 
- 耳不忍闻[ěr bù rěn wén]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昧死以闻[mèi sǐ yǐ wén]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晋惠闻蛙[jìn huì wén wā]比喻愚昧寡闻。 
- 多闻阙疑[duō wén quē yí]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论语.为政》 
- 闻风而兴[wén fēng ér xīng]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 
- 没没无闻[mò mò wú wén]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 湮没罕闻[yān mò hǎn wén]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 了然无闻[liǎo rán wú wén]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 孤陋寡闻[gū lòu guǎ wén]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比喻学识浅薄、见闻贫乏我们的同志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不懂的太多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 鸡犬不闻[jī quǎn bù wén]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 道路传闻[dào lù chuán wén]在道路上传播听到的消息。指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消息。 
- 令闻令望[lìng wén lìng wàng]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 
- 澌灭无闻[sī miè wú wén]澌灭:消失干净。形容彻底消失,没有人知道。 
- 闻一知十[wén yī zhī shí]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听到事情的一端即知其全貌。比喻人聪明之甚,能举一反三 
- 寂寂无闻[jì jì wú wén]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 饫闻厌见[yù wén yàn jiàn]饫闻:饱闻;厌见:饱见。指见闻甚多。 
- 尊闻行知[zūn wén xíng zhī]其意为重视听到的意见,实行已懂的道理。 
- 博闻辩言[bó wén biàn yán]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朝闻夕没[zhāo wén xī mò]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直谅多闻[zhí liàng duō wén]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遐迩著闻[xiá ěr zhù wén]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 方闻之士[fāng wén zhī shì]有道而博闻的人。 
-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不听取别人意见 
- 杜耳恶闻[dù ěr è wén]塞住耳朵不愿听。 
- 一闻千悟[yī wén qiān wù]形容悟性极高。指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 寡见鲜闻[guǎ jiàn xiǎn wén]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闻风丧胆[wén fēng sàng dǎn]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刚听到一点风声就惧怕不已。形容极端虚弱、惶恐 
- 区闻陬见[qū wén zōu jiàn]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传闻失实[chuán wén shī shí]传闻:辗转传述听到的。由于辗转相传,已不符合起初的情况。 
- 博识洽闻[bó shí qià wén]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 闻义而徙[wén yì ér xǐ]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听到符合道义的事就心动神往,虚心相就。 
- 闻过则喜[wén guò zé xǐ]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听到批评意见就喜悦。比喻乐于接受他人规劝 
-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闻[wé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遥闻[yáo wén]1.远远地听到。 2.在远处嗅。 
- 素闻[sù wén]一向听说。 
- 耳闻[ěr wén]听说:耳闻不如目见ㄧ这事略有耳闻,详细情况不很清楚。 
- 嗅闻[xiù wén]用鼻子辨别气味。 
- 多闻[duō wén]见多识广。 见多识广博学多闻不是一件坏事 
- 铺闻[pù wén]广泛传播。 
- 陈闻[chén wén]陈述上闻。 
- 侧闻[cè wén]从旁听到。谓传闻,听说。汉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清黄景仁《晓过滁州》诗:“侧闻酿泉水﹐云可醒人心。”亦用作谦词。 
- 头版新闻[tóu bǎn xīn wén]指载于报纸第一版的重要消息。 
- 简闻[jiǎn wén]谓所闻不详。 
- 大闻[dà wén]大名声。 
- 仁闻[rén wén]仁爱的名声。 
- 难闻[nán wén]气味不好,令人难受。如:一股难闻的气味。 
- 寖闻[jìn wén]逐渐听闻。 
- 剽闻[piāo wén]1.传闻。 2.引申作谦辞,犹言窃闻。 
- 申闻[shēn wén]谓以文状呈达上官。 
- 知闻[zhī wén]1.知悉;知道。 2.通知,告知。 3.消息。 4.交结;交往。 5.朋友。 
- 令闻[lìng wén]美好的声誉。 
- 谀闻[yú wén]顺耳之说。 
- 瞥闻[piē wén]偶尔听到;忽闻。 
- 钝闻[dùn wén]1.亦作“钝闵”。 2.昏昧﹐不明事理。 
- 无闻[wú wén]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2.听不见;没有听到。 
- 升闻[shēng wén]上闻。 
- 近闻[jìn wén]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 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 
- 奇闻[qí wén]惊奇动听的事情。 惊奇动听的趣闻千古奇闻 
- 跑新闻[pǎo xīn wén]外出采访新闻。 
- 布闻[bù wén]1.传布。 2.指向上传报。 
- 听闻[tīng wén]指听的活动或所听到的内容:骇人听闻|增广听闻。 
- 警闻[jǐng wén]危急的消息。 
- 清闻[qīng wén]犹清名。 
- 诉闻[sù wén]犹诉说。 
- 腥闻[xīng wén]原谓酒腥上闻于天。后用指丑恶的名声或恶名远播。 
- 凶闻[xiōng wén]死讯。 
- 合闻[hé wén]犹洽闻。见闻广博。 
- 骤闻[zhòu wén]猛然听见。 
- 徧闻[biàn wén]全都闻知。 
- 表闻[biǎo wén]上表申闻于上。 
- 丑闻[chǒu wén]关于丑事的传闻。有关丑事的传闻或消息当丑闻公开出来后,她就觉得不能容忍了 
- 接闻[jiē wén]本人直接听到。 
- 罕闻[hǎn wén]很少听说。 
- 读卖新闻[dú mài xīn wén]日本报纸。1874年11月创刊于东京。1942年曾与《报知新闻》合并为《读卖报知》,1946年5月恢复刊名。是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在东京、大阪、北海道、北陆、九州、名古屋等地出版。有早刊和晚刊。 
- 瞻闻[zhān wén]犹言见多识广。 
- 讣闻[fù wén]向亲友报丧的通知,多附有死者的事略。也作讣文。 向亲友报丧的通知,多附有死者的事略 
- 秽闻[huì wén]〈书〉丑恶的名声(多指淫乱的名声):秽闻四播ㄧ秽闻远扬。 
- 发闻[fā wén]1.传播;显扬。 2.犹闻名﹐传扬名声。 3.发声使人听到。 
- 琐闻[suǒ wén]琐碎的传闻或新闻。 琐碎的传闻或新闻 
- 章闻[zhāng wén]传闻;着闻。 
- 方闻[fāng wén]1.博洽多闻。《汉书·武帝纪》:“今礼崩乐坏,朕甚閔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刘壎《隐居通议·杂录》引 宋 咸淳 六年二月一日诏书:“今天下方闻之士,素所藴抱,有志当世。”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其博学方闻之士,文章尔雅,援引今故,间徵子纬,旁及异域,则以为犯功令而黜落之。” 
- 好闻[hǎo wén]气味闻着很香。 
- 据闻[jù wén]听说;据说。 
- 敷闻[fū wén]犹布闻。使名声远扬。 
- 预闻[yù wén]谓参与其事并得知内情。 
- 瑰闻[guī wén]奇闻。 
- 见闻[jiàn wén]见到和听到的事:~广。增长~。 
- 轶闻[yì wén]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传说。 
- 腾闻[téng wén]上闻﹐使皇帝或朝廷闻知。 
- 备闻[bèi wén]尽知。 
- 高闻[gāo wén]敬称他人的所见所闻。 
- 莫不闻[mò bù wén]无人不知。莫,指代词,没有人。 无人不知。莫,指代词,没有人 
- 伫闻[zhù wén]肃立恭听;敬闻。用为敬词。 
- 洽闻[qià wén]多闻博识。 
- 博闻[bó wén]多闻,见闻广博。 
- 标题新闻[biāo tí xīn wén]以标题形式刊登在报纸上的新闻,内容简要,字号较大。 用标题形式发表的报刊新闻 
- 夙闻[sù wén]早知道;素所知闻。 
- 翫闻[wán wén]谓沉溺。 
- 嘉闻[jiā wén]1.亦作“嘉问”。 2.问,通“闻”。美名;好声誉。 
- 着闻[zhe wén]著名,闻名。 
- 想闻[xiǎng wén]想望,仰慕。 
- 奉闻[fèng wén]敬词。告知。 
- 稔闻[rěn wén]犹素闻。 
- 与闻[yù wén]参与其事并知内情:与闻其事|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 
- 条闻[tiáo wén]列举上报。 
- 逸闻[yì wén]世人不太知晓的传说:这是一则关于祖父的逸闻|多习鄙事,不弃长老,时获逸闻。 
- 要闻[yào wén]1.重要的见闻。 2.重要的新闻。 
- 新闻[xīn wén]①借助语言、文字、图片、录像等,向公众传播的消息。具有现实性、时间性、公开性和连续性等特点,以及传递信息、宣传鼓动、服务社会、提供知识等功能。从事采集、传播新闻的专门机构有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②泛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③新闻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 
- 宿闻[sù wén]1.早已知闻。 2.陈旧的见闻﹑知识。 
- 相闻[xiāng wén]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 2.互通信息;互相通报。 
- 见见闻闻[jiàn jiàn wén wén]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 谓接触熟悉的事物。 
- 异闻[yì wén]1.别有所闻;所闻不同。 2.新的知识;不同的见闻。 3.新异之事;奇闻。 
- 名闻[míng wén]1.名声。 2.犹闻名。 
- 桃色新闻[táo sè xīn wén]指有关男女情爱或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新闻。 
- 爆炸新闻[bào zhà xīn wén]令人震惊﹑轰动的消息。 
- 瞑闻[míng wén]隐约听见。 
- 领闻[lǐng wén]犹美名。领,通“令”。 
- 骇闻[hài wén]犹言骇人听闻。 
- 污闻[wū wén]指玷污耳朵的听闻。 
- 遗闻[yí wén]过去留下的传闻;逸闻。 前人或古代遗留下来的传闻 
- 传闻[chuán wén]非亲见亲闻,而出自他人的转述。亦指所传闻的事。 
- 禀闻[bǐng wén]谓得知下级报告。 
- 声闻[shēng wén]1.亦作“声问”。 2.音信。 3.名声。 
闻[wén]字在开头的词语
- 闻生没死[wén shēng méi sǐ]趁还活着未死。形容拼死﹑拼命。 
- 闻人[wén rén]有名望的人:少正卯,鲁之闻人也|社会闻人。 
- 闻孙[wén sūn]指有声誉的子孙。 
- 闻说[wén shuō]犹听说。 
- 闻徤[wén jiàn]见“闻健”。 
- 闻而生畏[wén ér shēng wèi]听见就怕。 
- 闻道[wén dào]1.领会某种道理。 2.听说。 
- 闻鸡[wén jī]1.听到鸡叫。指黎明。 2.见“闻鸡起舞”。 
- 闻问[wén wèn]1.通音问﹐通消息。 2.音信。 
- 闻韶[wén sháo]《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传为舜时的乐名,孔子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 
- 闻笛[wén dí]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秀经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 
- 闻鸡舞[wén jī wǔ]见“闻鸡起舞”。 
- 闻悉[wén xī]听到;听说。 听到;听说 
- 闻早[wén zǎo]趁早;赶早。 
- 闻彻[wén chè]谓闻名四方。 
- 闻见[wén jiàn]1.听到和看见。 2.所闻所见;知识。 3.嗅到。 
- 闻义[wén yì]谓听到合乎义理的事。 
- 闻望[wén wàng]声望;名望。 
- 闻慧[wén huì]佛教语。谓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 
- 闻者足戒[wén zhě zú jiè]尽管意见不完全正确,提出批评的人并没有罪,被批评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大可以拿听到话来警惕自己。 尽管意见不完全正确,提出批评的人并没有罪,被批评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大可以拿听到话来警惕自己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 
- 闻士[wén shì]有名望的人士。 
- 闻健[wén jiàn]1.亦作“闻徤”。 2.谓趁强健之时。 
- 闻如是[wén rú shì]佛经开卷语。犹言如是我闻。意为“我听说这样”。 
- 闻得[wén de]1.听说。 2.嗅到。 
- 闻闻[wén wén]语出《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闲者也!”本谓听到曾经听过的,引申为随时可以听到。 
- 闻令[wén lìng]接受教诲。 
- 闻风[wén fēng]1.听到音讯或传闻。 2.探听消息。 
- 闻识[wén shí]1.知识;学问。 2.指有学识。 
- 闻听[wén tīng]1.犹听闻。多特指上达帝王。 2.听见;知道。 
- 闻命[wén mìng]接受命令或教导。 
- 闻奏[wén zòu]犹奏闻。 
- 闻诊[wén zhěn]中医学名词。望﹑闻﹑问﹑切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言语﹑呼吸﹑咳嗽﹑呻吟等声音变化,后者凭嗅觉辨别病人的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的气味。 
- 闻鸡人[wén jī rén]指闻鸡起舞的祖逖。比喻及时奋发的志士。 
- 闻声[wén shēng]1.听到声音。 2.听到消息。 
- 闻喜宴[wén xǐ yàn]唐制,进士放榜,醵钱宴乐于曲江亭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诏命新进士闻喜之宴﹐年赐钱四百贯。宋太宗端拱元年定由朝廷置宴﹐皇帝及大臣赐诗以示宠异﹐遂为故事。因曾设宴于琼林苑﹐故至明清赐新进士宴称琼林宴。 
- 闻誉[wén yù]听到美名。 
闻[wén]字在中间的词语
- 新闻篇[xīn wén piān]报纸。 
- 上闻爵[shàng wén jué]见“上闻”。 
- 新闻记者[xīn wén jì zhě]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 衅闻罕漫[xìn wén hǎn màn]不明貌。 
- 新闻社[xīn wén shè]即通讯社。采访﹑搜集和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的机构。 
- 方闻科[fāng wén kē]科举时应试科目之一。方,通“旁”。 
- 声闻乘[shēng wén chéng]佛教三乘之一。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 舋闻罕漫[xìn wén hǎn màn]昏暗不明貌。 
- 风闻言事[fēng wén yán shì]1.谓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 2.泛指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 
- 登闻鼓[dēng wén gǔ]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议或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臣民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 
- 欢闻歌[huān wén gē]乐府吴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