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
胎相关字典
胎[tāi]字在开头的词语
- 胎儿[tāi ér]母体内的幼体(通常指人的幼体﹐兽医学上也指家畜等的幼体)。 母体内的幼体 
- 胎育[tāi yù]1.犹胎教。 2.犹生育;孕育。 
- 胎孩[tāi hái]板起面孔﹐表示庄严的样子。引申为威严﹐有气概。 
- 胎食[tāi shí]古时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 胎袭[tāi xí]犹胎息。 
- 胎息[tāi xī]1.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2.指气息;呼吸。 3.犹师承;效法。 
- 胎性[tāi xìng]犹本性。 
- 胎发[tāi fà]初生婴儿未剃过的头发。 
- 胎养谷[tāi yǎng gǔ]汉代奖励生育发给孕妇的谷物。 
- 胎诲[tāi huì]犹胎教。 
- 胎动[tāi dòng]胎儿在母体内蠕动。一般在怀孕四个月后开始。 胎儿的蠕动 
- 胎子[tāi zǐ]犹坯子。指天生的模样。 
- 胎膜[tāi mó]包裹在胎儿外面的膜状物。对胎儿的发育具有保护﹑营养﹑呼吸﹑排泄等作用。 
- 胎禽[tāi qín]鹤的别称。 
- 胎肩[tāi jiān]小猪。 
- 胎里红[tāi lǐ hóng]生于富贵人家的人。 生于富贵人家的人 
- 胎讳[tāi huì]犹乳名。 
- 胎夭[tāi yāo]指刚出生及尚未出生的小动物。 
- 胎生[tāi shēng]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胎儿产出后即有活动能力的繁殖方式。哺乳类如牛、马、羊以及人等都是胎生的。胎生动物的胚胎,大多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 胎骨[tāi gǔ]1.指坯子或骨架。 2.指人的骨格﹐身材。 
- 胎里素[tāi lǐ sù]生来就吃素的人。 有生以来就吃素的人 
- 胎记[tāi jì]人体上天生的深色印记。 皮肤上生来就有的蓝紫色或黑色斑迹 
- 胎甲[tāi jiǎ]犹胎壳。喻事物尚处于初始阶段。 
- 胎仙[tāi xiān]1.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2.道教神名。 
- 胎字[tāi zì]抚育﹐安抚。 
- 胎衣[tāi yī]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胎衣。用作中药时叫紫河车﹐是治疗劳伤和虚弱的滋补剂。 
- 胎气[tāi qì]1.道教谓自然的正气。 2.中医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气血运行的情况。胎气不顺有恶心﹑呕吐及下肢浮肿等现象。 
- 胎教[tāi jiào]孕妇谨言慎行﹐心情舒畅﹐给胎儿以良好影响﹐谓之“胎教”。 
- 胎元[tāi yuán]1.道教谓人的元气。 2.中医谓母体中培养胎儿的元气。 3.事物的初始。 
- 胎鰕[tāi xiā]虾仁。 
- 胎孕[tāi yùn]1.身孕。 2.犹孕育。 
- 胎养[tāi yǎng]1.养育。 2.犹胎息。 
- 胎卵[tāi luǎn]胎生与卵生。指鸟兽。 
- 胎毛[tāi máo]胎发。亦指初生哺乳动物身上的毛。 
胎[tāi]字在结尾的词语
- 浆胎[jiāng tāi]瓷器名。因以澄浆成形,故名。胎薄体轻,精致美观。出现于明清两代,而以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 
- 刳兽食胎[kū shòu shí tāi]谓剖兽腹而食其胎。 
- 珠胎[zhū tāi]1.蚌体中正在成长的珠子。 2.喻幼子。 3.喻胎儿。 
- 怀胎[huái tāi]怀孕:十月怀胎。 身怀有孕 
- 双胞胎[shuāng bāo tāi]两个同一胎出生的兄弟姐妹。 孪生的一对他是双胞胎之一 
- 被胎[bèi tāi]铺衬在被面与被里之间,加强保暖作用的柔软丰厚的一层。多用棉絮﹑丝绵等制成。 
- 投胎[tóu tāi]迷信谓人或动物死后,灵魂投入他胎,转生世间。 亦说“投生”;人或动物死后,灵魂投入母胎转生,为迷信说法 
- 木胎[mù tāi]器物的木质骨架。 
- 硬胎[yìng tāi]硬质的衬里。 
- 外胎[wài tāi]车轮的外带。即包在内胎外面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轮胎。 
- 品胎[pǐn tāi]三胞胎。 
- 稔祸胎[rěn huò tāi]谓酿成祸根。 
- 鹿胎[lù tāi]1.鹿的胎。 2.指鹿胎弁。唐时为五品以上官员所服。 3.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葱》。 
- 坏胎[huài tāi]胚胎。指事物之始。 
- 胞胎[bāo tāi]1.犹胞衣。常指娘胎。 2.孕育。 
- 祸胎[huò tāi]祸根。 致祸的根源闲居少祸胎 
- 脢胎[méi tāi]放诞。 
- 竹胎[zhú tāi]笋的别称。 
- 化胎[huà tāi]化育成胎。 
- 富胎[fù tāi]富态。 
- 神胎[shén tāi]指珍珠。 
- 奴胎[nú tāi]1.元时对乐户家子女和奴婢的贱称。 2.为奴婢的自称。 
- 营胎[yíng tāi]犹孕育。 
- 出胎[chū tāi]降生。 
- 结胎[jié tāi]受孕。比喻新事物的酝酿。 
- 堕胎[duò tāi]人工流产。 打胎 
- 双胎[shuāng tāi]生一对双生儿。 生一对双生儿 
- 养胎[yǎng tāi]谓蕃育人民。 
- 漆胎[qī tāi]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 
- 爆胎[bào tāi]车胎爆裂。 
- 怪胎[guài tāi]畸形之胎儿。如:三足怪胎。 
- 多胞胎[duō bāo tāi]同一胎内三个或三个以上婴儿;同一胎出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 
- 泥胎[ní tāi]泥塑的偶像。 
- 坠胎[zhuì tāi]堕胎,人工流产。 
- 死胎[sǐ tāi]死于母腹的胎儿。如:产下一个死胎。 
- 蚕胎[cán tāi]蚕卵。 
- 软胎[ruǎn tāi]犹言质地柔软的衬里。 
- 圣胎[shèng tāi]1.圣人之胎。 2.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 
- 缸胎[gāng tāi]胎土粗厚的瓷器。 
- 夭胎[yāo tāi]指生而尚幼及孕而未生者。 
- 胚胎[pēi tāi]①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②比喻事物的萌芽或起源:麻痹、粗心是事故的胚胎。 
- 怀鬼胎[huái guǐ tāi]比喻心里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念头。 
- 贱胎[jiàn tāi]1.卑贱的人。 2.詈词。犹贱坯。 
- 蛟胎[jiāo tāi]用鲨鱼皮制成的剑鞘。蛟﹐通“鲛”。 
- 弄胎[nòng tāi]指妇女怀孕足月腹痛或作或止的一种征兆。 
- 恢胎[huī tāi]见“恢台”。 
- 刳胎[kū tāi]剖挖孕妇胎儿。 
- 翻胎[fān tāi]方言。翻身。比喻申冤。 
- 像胎[xiàng tāi]像态,模样儿。 
- 坯胎[pī tāi]指已具备所要求的形体,但还需要加工的塑造品。 
- 生胎[shēng tāi]活胎。 
- 鹤胎[hè tāi]宋何薳《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杨文公之生也,其胞荫始脱,则见两鹤翅交掩块物而蠕动,其母急令密弃诸溪流,始出户而祖母迎见,亟启视之,则两翅歘开,中有玉婴转侧而啼,举家惊异,非常器也。”后因用“鹤胎”谓贵人的胞胎。 
- 風胎[fēng tāi]古人以为某些鸟类可不直接交配而怀胎。 南朝 梁 刘孝标《山栖志》:“翾翾翔鸟,风胎雨鷇。緑翼红毛,素羽翠鬣。”参见“风化”。 
- 借胎[jiè tāi]迷信说法,谓神仙鬼怪为某一目的而借人的肉身降生世间。 
- 娘胎[niáng tāi]1.谓母体。 2.比喻先天所固有的。 胎儿怀在母体内的时期出了娘胎(已出生) 
- 鬼胎[guǐ tāi]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心怀鬼胎。 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恶念心怀鬼胎 
- 母胎[mǔ tāi]1.母腹内的胎胞。 2.比喻事物的原本。 
- 打胎[dǎ tāi]人工流产。 使不足月胎儿娩出 
- 鼠胎[shǔ tāi]刚生下的小鼠。 
- 受胎[shòu tāi]妇女或雌性动物体内受精。 受孕。妇女或雌性动物体内受精 
- 讬胎[tuō tāi]1.佛教语。谓转世投生。 
- 贫胎[pín tāi]詈词。犹言叫化胚。 
- 滑胎[huá tāi]犹言习惯性流产。 
- 毛胎[máo tāi]指马。 
- 棉花胎[mián huā tāi]方言。用棉花纤维做成的可以絮被褥等的胎。 
- 车胎[chē tāi]轮胎的通称。 见“轮胎” 
- 畸胎[jī tāi]由于遗传和发育的原因机体上严重异常的有机体(如胎儿)。 由于遗传和发育的原因机体上严重异常的有机体(如胎儿) 
- 保胎[bǎo tāi]采取医疗措施,保护胎儿,使之健康发育,避免流产。 设法保护人、畜母体内的胚胎 
- 铁胎[tiě tāi]1.用铁制作的内部衬垫物。 2.指胎土含铁量较多的瓷器。如宋建窑兔毫盏之类。参阅《文物》1959年第2期冯先铭《瓷器浅说》。 
- 三胞胎[sān bāo tāi]一胎生的三个孩子。 一胎生的三个孩子 
- 凡胎[fán tāi]血肉之躯。亦指凡人。 
- 柔胎[róu tāi]幼胎。 
- 豹胎[bào tāi]豹的胎盘,为珍贵的肴馔。 
- 苦胎[kǔ tāi]对人的蔑称。犹穷鬼﹑贱种。 
- 寒胎[hán tāi]《汉书.扬雄传上》:“剖明月之珠胎。”颜师古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后以“寒胎”指珍珠。 
胎[tāi]字在中间的词语
- 脱胎漆器[tuō tāi qī qì]漆器的一种。清代乾隆时艺人用传统的夹纻技术创成。产于福建福州。先在木胎或泥胎上用布或绸粘贴,再上数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并经过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工序,即成。特点是色泽亮丽,器体轻巧。 
- 刳胎焚郊[kū tāi fén jiāo]剖挖母胎,焚烧郊野。 
- 胚胎学[pēi tāi xué]旧称“发生学”。研究动物(包括人类)个体发育规律的科学。探索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发育为成体的过程。 
- 泥胎儿[ní tāir]1.泥塑的偶像。参见“泥胎”。 2.指未经烧制的陶器坯子。 
- 美人胎儿[měi rén tāi ér]同“美人胎子”。 
- 美人胎子[měi rén tāi zǐ]天生的美人模样。 
- 含胎花[hán tāi huā]山姜花的别名。 
- 安胎药[ān tāi yào]
 
- 鹿胎巾[lù tāi jīn]用胎鹿皮制成的头巾。 
- 铁胎弓[tiě tāi gōng]一种强劲的弓。弓内含有铁胎﹐因称。 
- 安胎符[ān tāi fú]
 
胎[tāi]字的成语
- 胎死腹中[tāi sǐ fù zhōng]比喻一件事情还在筹备阶段就夭折。 
- 龙肝豹胎[lóng gān bào tāi]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肉眼凡胎[ròu yǎn fán tāi]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胎:指凡人的身体。指尘世平常的人。 肉眼凡夫多官见他生得俊丽,也不敢认他是妖精。他都是些肉眼凡胎,却当做好人。——《西游记》 
- 投胎夺舍[tóu tāi duó shè]夺舍:道家指借新死者的躯体而再生。迷信说法,人死后躯体消亡,其灵魂能转世投胎,也能借尸还魂。 
- 十月怀胎[shí yuè huái tāi]现在常用十月怀胎来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 情根爱胎[qíng gēn ài tāi]情生根爱结胎。形容爱情根深蒂固。 
- 怀着鬼胎[huái zhe guǐ tāi]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 饿鬼投胎[è guǐ tóu tāi]比喻大量吃东西的人。旧时穷人用以指儿女对父母的拖累。 
- 雪胎梅骨[xuě tāi méi gǔ]比喻高洁。 
- 恢胎旷荡[huī tāi kuàng dàng]恢胎:广大的样子。形容宽阔广大,空旷无物。 
- 凡胎浊骨[fán tāi zhuó gǔ]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 脱胎换骨[tuō tāi huàn gǔ]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 刳胎杀夭[kū tāi shā yāo]指凶残不义。同“刳胎焚夭”。 
- 心怀鬼胎[xīn huái guǐ tāi]鬼胎:指不可告人的念头或事情。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比喻怀着不可告人的想头 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 孽根祸胎[niè gēn huò tāi]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 老蚌珠胎[lǎo bàng zhū tāi]指老妇人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