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
楮相关字典
楮[chǔ]字在开头的词语
- 楮币[chǔ bì]1.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寳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2.指祭供时焚化的纸钱。 
- 楮墨[chǔ mò]纸和墨,也指诗文书画:一生常耽楮墨间。 
- 楮弁[chǔ biàn]即楮冠。 
- 楮泉[chǔ quán]楮钱。泉,古代钱币的名称。 
- 楮耳[chǔ ěr]楮树菌。木耳的一种。 
- 楮李[chǔ lǐ]鼠李的别名。 
- 楮生[chǔ shēng]见“楮先生”。 
- 楮钱[chǔ qián]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 
- 楮贝[chǔ bèi]指纸币,银票。 
- 楮陌[chǔ mò]旧俗祭祀时用的纸钱。陌,钱一百文。 
- 楮幅[chǔ fú]书写文章所用的纸张。 
- 楮帛[chǔ bó]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 
- 楮令[chǔ lìng]有关发行纸币的法令。 
- 楮待制[chǔ dài zhì]纸的别名。 
- 楮火[chǔ huǒ]祭祀时焚烧纸钱的火光。 
- 楮练[chǔ liàn]用楮树皮制成的纸。其洁白如帛练,故称。 
- 楮锭[chǔ dìng]楮钱,纸锭。 
- 楮知白[chǔ zhī bái]纸的别名。楮可制纸,纸白色,以纸拟人,故称。 
- 楮实[chǔ shí]楮树果实。可入药。 
- 楮墨笔砚[chǔ mò bǐ yàn]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 楮君[chǔ jūn]指纸。 
- 楮英[chǔ yīng]纸的别名。 
- 楮翰[chǔ hàn]纸和笔。代指文具。 
- 楮纸[chǔ zhǐ]楮皮所制之纸。 
- 楮衲[chǔ nà]粗布僧服。 
- 楮冠[chǔ guān]以楮树皮所制之冠。多为贫士﹑隐士所用。 
- 楮先生[chǔ xiān shēng]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楮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此文将笔﹑墨﹑砚﹑纸拟人化,称纸为楮先生,后遂以楮先生为纸的别称。 
- 楮条[chǔ tiáo]楮树的枝条。 
- 楮国公[chǔ guó gōng]纸的别名。 
- 楮涌[chǔ yǒng]谓纸币发行过滥。 
- 楮货[chǔ huò]楮钱。 
- 楮鸡[chǔ jī]指楮树上所生之菌。 
- 楮颖[chǔ yǐng]纸与笔。亦指文字﹑书画。 
- 楮桃[chǔ táo]即楮实。参见“楮实”。 
楮[chǔ]字在结尾的词语
- 缯楮[zēng chǔ]帛和纸。 
- 刻楮[kè chǔ]语本《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指象牙。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 
- 断楮[duàn chǔ]残缺的纸。 
- 墨楮[mò chǔ]墨和纸。泛指各种文具。 
- 剡楮[shàn chǔ]即剡纸。 
- 缣楮[jiān chǔ]作书画之绢和纸。亦为书画之代称。 
- 玉楮[yù chǔ]1.玉琢的楮叶。意谓虽然工巧,但不实用。语本《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玉,《韩非子.喻老》作“象”,象牙。 2.纸的美称。 
- 旧楮[jiù chǔ]旧纸币。 
- 碧楮[bì chǔ]旧时道教所用的青藤纸。 
- 寸楮[cùn chǔ]①名片:寸楮往来,始于崇祯年。②书信:聊申寸楮。 
- 尺楮[chǐ chǔ]1.信函。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 镂脂剪楮[lòu zhī jiǎn chǔ]雕刻油脂﹐剪裁楮叶。喻徒劳无益。 
- 绡楮[xiāo chǔ]指作书画用的绢和纸。 
- 敝楮[bì chǔ]故纸。指古旧书。 
- 关楮[guān chǔ]宋朝的纸币。 
- 兔楮[tù chǔ]笔和纸。犹言笔墨。 
- 芝楮[zhī chǔ]南宋发行的钞引。又名楮币。 
- 囊楮[náng chǔ]袋中的钱。 
楮[chǔ]字的成语
- 断缣尺楮[duàn jiān chǐ chǔ]断缣:残缺不全的画幅;楮: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 莫辨楮叶[mò biàn chǔ yè]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 镂脂翦楮[lòu zhī jiǎn chǔ]雕刻油脂,剪裁楮叶。比喻徒劳无益。 
- 断墨残楮[duàn mò cán chǔ]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 挥毫命楮[huī háo mìng chǔ]毫:毛笔;命:使用;楮:木名,可造纸,借指纸。指开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