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牡壮骨颗粒

龙牡壮骨颗粒

药方名称龙牡壮骨颗粒

处方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制)、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

性状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味甜。

炮制以上十六味,党参黄芪麦冬白术山药五味子茯苓大枣甘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龟板、龙骨牡蛎三味加水煎煮四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党参等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20℃)的清膏。取清膏,加糖粉、鸡内金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D<[2]>,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二岁以下一次5g,二岁至七岁一次7g,七岁以上一次10g,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补气汤

    《瑞竹堂经验方》卷一:补气汤药方名称补气汤处方黄耆90克(去芦,蜜水炙)人参甘草(炙)各15克麦门冬30克(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气虚弱,脉浮而软,怔忡无力,少

  • 龙脑安神丸

    《御药院方》卷一:龙脑安神丸药方名称龙脑安神丸处方茯神(去粗皮,取末)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乌犀(取末)朱砂各60克地骨皮甘草(取末)桑白皮

  • 活血益气汤

    药方名称活血益气汤处方黄耆8钱,党参5钱,当归4钱,川芎2钱,白芍3钱,白术3钱(炒),柴胡2钱,枸杞3钱,荆子3钱,升麻3钱,荆皮1钱半,甘草1钱。功能主治皮急紧小症(睑裂变小)之初期。两眼微红,不

  • 沉香化气丹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丹处方香附子1斤(炒,内4两生用),黑牵牛(头末)8两,苍术(米泔浸,炒)4两,青皮(炒)5两,陈皮5两,山药2两,枳壳(麸炒)2两,枳实(麸炒)2两,三棱(煨)2两,川厚朴(生姜汁炒

  • 归芍地黄丸

    《中国药典》:归芍地黄丸药方名称归芍地黄丸处方当归40g白芍(酒炒)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

  • 十一味能消丸

    药方名称十一味能消丸处方土木香30g小叶莲50g 野姜40g沙棘膏38g诃子(去核)75g 蛇肉(麝香制)25g大黄90g 方海25g寒水石(煅)100g硇砂17g碱花125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黄褐色

  • 霜梅

    药方名称霜梅处方牙皂(去弦净)120克食盐30克桔梗60克天南星25枚 大半夏35粒甘草30克朴消120克防风120克白矾120克制法五月五日采半熟大梅100个,先将盐、消二味同梅拌匀,过一日夜,候水

  • 艾煎茯苓散

    药方名称艾煎茯苓散处方艾,茯苓末1钱。功能主治别处无汗,独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汤,调茯苓末服。各家论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

  • 姜柏散

    药方名称姜柏散处方干姜、黄柏各等分。制法各为末,共合一处。功能主治口糜。用法用量干搽口内,温水漱口。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 补肺宁嗽汤

    药方名称补肺宁嗽汤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炒),炙草6分,半夏1钱半(制),陈皮1钱半,葛根1钱半,茯苓1钱半,大枣3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内伤邪陷,寒热咳嗽,脉弦浮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