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饼

黄连饼

《圣惠》卷六十二:黄连饼

药方名称黄连饼

处方黄连1两(去须),蛇床子1两,乳香1两,杏仁半两,蔓菁根1握,盐1分,大粪灰半两,柳树上木耳1两。

制法上为细散,入酥和,投作饼子,厚如5钱。

功能主治发背、发鬓、乳痈及诸毒肿。

用法用量以贴患上,用粗布紧抹之,每日3-4度易之,夜亦如然;每易时,先以甘草汤洗之,如未作头,贴药便撮作头,如已穴有脓水亦贴之,即生肌肉;如出脓水已尽,即贴乌膏;若有胬肉,即取柳树白木耳细研,微微掺于膏上,贴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圣惠》卷六十二:黄连饼

药方名称黄连饼

别名黄连饼子

处方黄连1两,乳香1两,熏陆香1两,雄雀粪49粒(尖细者是)。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脑痈及热毒疮肿。

用法用量黄连饼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抗原汤

    药方名称抗原汤处方当归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虎杖15克,茵陈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疏肝理脾,清热利湿解毒。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用法用量水煎服,

  • 玄兔丹

    药方名称玄兔丹处方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五味子(酒浸.别为末)称七两,白茯苓、干莲肉,各三两。上为末,别碾干山药末六两,将所浸酒馀者添酒煮糊,搜和得所,捣数千杵,圆如梧桐子大。

  • 半夏藿香汤

    药方名称半夏藿香汤处方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饮

  • 白芥子

    药方名称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

  • 换骨膏

    药方名称换骨膏处方槟榔1分,没药1分,盐1分,麝香1分(细研),当归1分,干蝎1分,芎藭1分,黄丹3两,清油5两,垂柳枝2两(锉)。制法上为未,先以油煎柳枝令黄黑色,滤去,以绵滤过,都入铛中,下盐、黄

  • 椒梅丸

    《张氏医通》卷十五:椒梅丸药方名称椒梅丸处方秦椒9克乌梅黄连各3克制法上药为末,饴糖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用法用量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金匮要略》卷下: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药方名称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处方白头翁甘草阿胶各6克秦皮黄连黄柏各9克功能主治清热治痢,益气养血。治产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气血不足者。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

  • 满天秋

    药方名称满天秋处方石膏1两(煅),茜草3钱,寒水石3钱,人中白3钱,甘草2钱5分,红曲2钱5分,郁金2钱,紫草茸2钱,辰砂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疮。自发热至起胀时,有热证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灯

  • 海金砂

    药方名称海金砂处方海金砂100克,琥珀40克,芒硝100克,硼砂20克。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据报道,本方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确有效验。用法用量每次服5~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摘录《单验方》

  • 丹米汤

    药方名称丹米汤处方丹米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病已后,男子阴易。用法用量以薄酒和尽饮之。温覆汗出便愈。亦随人大小,不必3两,自以意消息之。摘录《外台》卷二引《范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