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膏

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

药方名称黄芩膏

处方黄芩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3岁每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

《圣惠》卷九十:黄芩膏

药方名称黄芩膏

处方黄芩1两半,黄柏3分,栀子仁3分,黄连3分(去须),竹叶2两,生地黄1两半,胡粉3分,川大黄1两,水银1两(入少水,与胡粉同研令星尽)。

制法水银、胡粉外,上锉,如豆大,以新绵裹,用猪脂1斤半入铛内,于慢火上煎10余沸,候药色紫,去绵,以布绞去汁,候凝,下水银、胡粉,以柳木篦搅令匀,膏成,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小儿热疮黄脓出。

用法用量每日夜涂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

《鬼遗》卷五:黄芩膏

药方名称黄芩膏

处方黄耆1两,黄芩1两,芎?1两,白蔹1两,防风1两,芒草1两,白芷1两,芍药1两,大黄1两,细辛1两,当归1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猪脂1升,微火上煎一沸一下,白芷黄即成膏。

功能主治痈疽坚强不消。

用法用量敷之。坚硬者,日可10易。

摘录《鬼遗》卷五

猜你喜欢

  • 痰气俱安汤

    药方名称痰气俱安汤处方陈皮(去白)6~9克半夏6克胆星3~6克 海石6克白芥子(炒,研)2.1克泽泻木通各4克功能主治降气祛痰。治癫证。痰气壅塞心窍,阻闭经络,僵仆搐搦,强直昏迷。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地肤酒

    药方名称地肤酒处方地肤子(即扫帚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疔毒,吹乳。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冲,热服。微汗即愈。摘录《仙拈集》卷四

  • 葫芦化毒丹

    药方名称葫芦化毒丹处方大黄、黄柏、远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和成锭,雄黄为衣,阴干。功能主治一切肿毒热疖。用法用量用时以米醋磨如墨,以鹅翎蘸药,频涂患处。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苏羌达表汤

    药方名称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羌活3~4.5克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湿解表

  • 木香和脾饮

    药方名称木香和脾饮处方木香丁香白术甘草(炙)芎藭人参豆蔻(去皮)沉香大腹皮(锉)诃黎勒(煨,去核)各1.5克制法上十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妊娠心腹冷痛,霍乱吐泻。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人生

  • 地黄滋阴汤

    药方名称地黄滋阴汤处方熟地5钱,茯苓3钱,麦冬(去心)2钱,萸肉2钱,牛膝(盐水炒)1钱5分,北味7分。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日轻夜重,痰声如锯者。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凉血芍药汤

    药方名称凉血芍药汤处方白芍(酒炒)、归梢、牛地黄、酒红花、地骨皮。功能主治痘疮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 补虚杜仲丸

    药方名称补虚杜仲丸处方杜仲(去粗皮,炙)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2两,干姜(炮)半两,远志(去心)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

  • 瓜矾散

    药方名称瓜矾散别名瓜蒂甘遂丸处方瓜蒂4钱,甘遂1钱,白矾(枯)5分,螺壳(煅)5分,草乌尖5分。制法上为末,用真麻油调令软硬得所,旋丸如鼻孔大。功能主治鼻痔。用法用量瓜蒂甘遂丸(《明医指掌》卷八)。摘

  • 十味淡斋方

    药方名称十味淡斋方处方川贝母(去心,生研)30克白芷(焙)30克防风(焙)30克海螵蛸(浸淡,漂净,去甲)30克当归(炒)30克川芎(炒)30克金银花(晒)30克 花粉(晒)30克半夏(姜汁制炒)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