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益损汤

黄耆益损汤

世医得效方》卷八: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数。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直指》卷九: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肉桂3分,熟地黄3分,半夏3分(制),甘草(炙)3分,石斛1两(酒炒),当归1两,川芎1两,黄耆1两(炙),白术1两,白芍药1两半,北五味子半两,木香3钱半。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诸虚劳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食前煎服。

有热,加柴胡

摘录《直指》卷九

《得效》卷八: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拘急,百节酸疼,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冲满上焦,进凉药则膈满而腹痛;及大病后荣卫不调,妇人产后血气未复。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水煎,空心、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八

猜你喜欢

  • 京三棱散

    《圣惠》卷四十八:京三棱散药方名称京三棱散处方京三棱1两(炮,锉),桂心3分,丁香半两,益智子3分(去皮),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

  • 备急圆

    药方名称备急圆处方干姜(炮)一两,巴豆(去皮.油.研)、大黄,各二两。炮制上件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水下

  • 补益消癌汤

    药方名称补益消癌汤处方黄耆30克人参9克当归15克 元肉15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生地15克地榆9克贯众9克 公英9克 大小蓟各9克杜仲15克三七6克功能主治主恶性肿瘤晚期,气血两虚,热迫血行,发热出

  • 胶菀清金汤

    药方名称胶菀清金汤处方紫菀、犀角、桔梗、生地、白芍、丹皮、麦冬、玄参、川贝、茯苓、阿胶、甘草。功能主治咳嗽痰中带血。摘录《理虚元鉴》

  • 豉粥

    《圣济总录》:豉粥药方名称豉粥处方豆豉15克葱白3茎薄荷6克生姜片6克羊髓100克 白米100克 细盐少许制法先煎葱、姜及豉,后下薄荷,稍煎后去渣取汁,入米,再煮,候粥熟,下羊髓及盐,搅匀即成。功能主

  • 芦荟肥儿丸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芦荟肥儿丸药方名称芦荟肥儿丸处方五谷虫(炒)60克芦荟(生)胡黄连(炒)川黄连(姜炒)各30克 银柴胡(炒)36克扁豆(炒)山药(炒)各60克 南山楂75克虾蟆(煅)4个 肉豆蔻

  • 鹿茸四斤圆

    药方名称鹿茸四斤圆处方肉苁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熟地黄、牛膝(酒浸)、杜仲(酒浸)、木瓜干,各等分。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虚热淫于内,

  • 款气散

    药方名称款气散处方白术(炒)2两,糯米2两,半夏曲4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甘草(炒)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除痰下气,止嗽进食。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

  • 露蜂房丸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神巧万全方》:露蜂房丸药方名称露蜂房丸处方露蜂房(微炙黄)半两,槐实半两,黄耆半两,石楠1两,贯众(微炙)1两,大川乌(炮,去皮)1两,黄矾(火煅枯)1两,乱发灰1两,枳壳(麸

  • 蓼汤

    药方名称蓼汤处方蓼1大握。功能主治霍乱转筋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汤熏洗,或以帛蘸汤熨患处。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