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石膏汤

麻黄石膏汤

《治疹全书》:麻黄石膏汤

药方名称麻黄石膏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石膏(研)9钱,杏仁(去皮尖,研)4钱,前胡5钱,枳壳3钱,黄芩1两。

功能主治凡疹见标,腮红隐隐不起,旋出旋没,发热烦渴,喘急神昏,不省人事,谵语发狂,身干无汗,大便闭塞。

用法用量大人作2帖,中人作3帖,小人作4帖,水煎,温服。

狂躁便结,齿板唇焦舌黑,加大黄3钱。

摘录《治疹全书》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麻黄石膏汤

药方名称麻黄石膏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6两,石膏8两,甘草(炙)2两,白术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风水遍身肿,骨节疼痛,恶风脚弱,汗出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服讫复令汗出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猜你喜欢

  • 渗湿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渗湿汤药方名称渗湿汤处方白术(三钱)干姜(炮 一钱)白芍药(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人参(一钱)桂枝(不见火.半钱)甘草(炙.半钱)功能主

  • 蔗浆粥

    药方名称蔗浆粥处方甘蔗500~1000克粳米50克制法将甘蔗捣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后加入蔗汁,搅匀。功能主治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用法用量

  • 藿香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藿香养胃汤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处方藿香白术白茯苓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薏苡仁(炒)半夏曲人参各15克荜澄茄甘草(炙)各11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

  • 七味都气丸

    药方名称七味都气丸来源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黄400g山药200g泽泻15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

  • 大鳖甲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大鳖甲丸药方名称大鳖甲丸处方鳖甲(醋炙,去裙襕)半两,犀角(镑)半两,丹砂(研)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萆薢(炒)1两,代赭(捣,研)1两

  • 洪宝丹

    《仙传外科集验方》:洪宝丹药方名称洪宝丹别名破血丹(《仙传外科集验方》)、抑阳散(《保婴撮要》卷十五)、洪宝膏(《寿世保元》卷九)处方天花粉90克姜黄30克白芷30克赤芍药60克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

  • 小菟丝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小菟丝子丸药方名称小菟丝子丸别名菟丝手丸(《摄生众妙方》卷二)。处方石莲肉60克菟丝子(酒浸,研)150克 白茯苓(焙)30克山药60克(内22,5克打糊)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黑白附子丸

    药方名称黑白附子丸处方白附子、黑附子(炮,去皮)、白术、白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蚌粉为衣。功能主治翻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麻油于手心内磨动,次滴水和油吞下。少时便吃粥1小碗

  • 至宝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宝丹药方名称至宝丹处方生乌犀屑(研)、朱砂(研.飞)、雄黄(研.飞)、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两。麝香(研)、龙脑(研),各一分。金箔(半入药.半为衣)、

  • 二奇方

    药方名称二奇方处方白术5钱,滑石3钱。功能主治水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