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散

高良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当归(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参(去芦)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冷伤,脾胃不和,腹胀气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45克(锉)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当归3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卒心痛,腹胁气胀,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研)半两,槟榔(微煨)半两,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视,心腹连季胁引痛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茯苓汤调下;或炒桃仁酒调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木瓜1两(干者),香薷1两,梨枝叶1两半,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冷热不调,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草豆蔻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半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虚腹胀,肠鸣切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白豆蔻1两,桂心1两,芎藭半两,丁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冷气不和,心腹疼痛,或时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侵,去白瓤,焙),木瓜2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转筋、吐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桂心1两,木瓜2两(干者)。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过多,遍身筋转,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麦3分(锉),诃黎勒皮1两,白术3分,赤茯苓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细辛半两,桂心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气虚冷,胸膈冷气,痰饮,口中清水自出,胁急胀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桂心3分,木瓜2两(干者),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转筋,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为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肉桂3两(去皱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破冷气,化宿食。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三十九: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白术半两,沉香3分,干紫苏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饮酒后脾虚,心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疼心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两。

制法上酒浸,纸裹,入慢火内煨令熟,为散。

功能主治胃气极冷,卒病心痛,吐逆寒痰,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心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1分(锉),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1分(去皮),当归1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七十八: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明医指掌》卷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干木瓜半两,莲子心半两,菖蒲半两,丁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冷咳癔,气厥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 京墨丸

    药方名称京墨丸处方京墨2两。制法上为末,用鸡子白3个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地黄汁送下,或用好墨为末,每服2钱,以白汤化阿胶清调服;或用生地黄、藕节、生梨捣汁,磨

  • 冰玉散

    药方名称冰玉散处方生石膏30克 月石21克冰片0.9克僵蚕3克制法为极细末,瓷瓶盛贮。功能主治主牙疳,牙痛,口疮,齿衄,喉痹。用法用量吹敷患处。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泻肝汤

    药方名称泻肝汤处方防风大黄茺蔚子黄芩黑参桔梗芒消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风热入眼,致患鹘眼凝睛外障,初起痒痛泪出,眼珠难以回转,不辨人物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食后

  • 长春绿袍散

    药方名称长春绿袍散处方金丝矾1两5钱,绿矾1两5钱,川芎1两5钱,胆矾(一方用信)1两5钱,细辛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诃子肉1两5钱,川百药煎1两5钱,没石子1两5钱,酸石榴皮1两5钱,五倍子1两

  • 八仙长寿糕

    药方名称八仙长寿糕处方北耆1两,人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莲米1两,芡实1两,苡仁1两,扁豆1两。制法加糯米1升,炒黄磨细,入白糖1斤,打成糕。功能主治大养脾胃,益寿延年。主用法用量随食;调服亦佳

  • 黄蜡膏

    《普济方》卷二七六引《德生堂方》:黄蜡膏药方名称黄蜡膏处方槐条椿皮桃条 楝条 柳条荆芥功能主治治臁疮。用法用量上药熬汤,不拘时以汤洗疮,拭干。用黄蜡于纸上摊膏10个,将十层都拴于疮上。一日三次洗疮,每

  • 白蔹散

    《圣济总录》卷十八:白蔹散药方名称白蔹散处方白蔹(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干姜(炮)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羊踯躅半两(蒸熟,炒干)。制法上

  • 七味都气丸

    药方名称七味都气丸来源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黄400g山药200g泽泻15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

  • 附子黄耆汤

    《伤寒总病论》卷三:附子黄耆汤药方名称附子黄耆汤处方白术半两,当归半两,桂枝半两,附子半两,甘草半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黄耆3分,生姜1两半。功能主治妇人病未平复,因夫所动,小腹阴中急痛,腰胯疼,四

  • 解郁散毒汤

    药方名称解郁散毒汤处方白芷4钱,白芥子3钱,香附2钱,郁金2钱,柴胡1钱5分,茯苓2钱,蒲公英3钱,陈皮5分,生甘草1钱,白矾1钱,当归3钱,野菊花根2钱,薏苡仁3钱,乳香末1钱。功能主治血胤疮,腋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