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酒煎附子四神丹

酒煎附子四神丹

药方名称酒煎附子四神丹

别名四神附子煎、沉酒煎附子四神丹、四神附子

处方水窟雄黄半斤,雌黄半斤,辰砂半斤,透明硫黄半斤(上别研水飞过,渗干,再同研匀。用烧药盒子1个,看大小用。临时先以牡丹根皮,烧烟熏盒子,令酽烟气黑黄色,入前四物在内,约留药盒子口下及1指,以醋调腊茶作饼子盖定,与盒子口缝平,用赤石脂泥固济盒子,用盒盖子盖之,令严,却用纸筋盐泥通裹盒子,固济约厚1寸,放令极干。初用炭火烧热,次加少火烧合通赤,常约令火5斤以来,渐渐添火气,小却添至5斤以来,照顾勿令炭厚薄不一,可添至三秤得济,去火渐令冷,入在地坑内,深1尺以上,用好黄土盖之。候3日取出,打破盒子,取药研细,约30两。)别入:胡椒末7两,荜茇末7两,真赤石脂末3两,好官桂心末6两,附子(及6钱以上者,炮,去皮脐,取末)12两。

制法上以好法酒1斗,熬至3升,然后入附子末为糊,和前药为丸,如鸡头子大,留少酒膏,恐药干。候干。

功能主治升降阴阳,顺正祛邪,消风冷痰涎,散结伏滞气,通利关节,破瘀败凝涩奔冲失经之血,接助真气,生续脉息,补肾经不足,和膀胱小肠,秘精固气,定喘止逆,压烦燥,养胃气。主小儿慢惊,一切虚冷之疾。五脏亏损,下虚上壅,胸中痰饮,脐腹冷积,奔豚气冲,上下循环,攻刺疼痛,脾寒冷汗,中风痿痹,精神昏乱,霍乱吐泻,手足逆冷,阴毒伤寒,四肢厥逆,形寒恶风,向暗睡卧,乍寒乍乱。妇人产后诸疾,血气逆潮,迷闷欲绝,赤白带下,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四神附子煎(《传信适用方》卷二)、沉酒煎附子四神丹、四神附子丹(《普济方》卷二二五)。

如觉热渴,即加木香、桂末1钱,同和服之。

注意如有固冷陈寒,宜常久服饵。如病安愈,不得多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李安仁方

猜你喜欢

  • 薤白粥

    药方名称薤白粥处方薤白10~15克(鲜者30~50克)粳米100克制法取薤白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宽胸,行气,止痛。适用于老人慢性肠炎、菌痢以及冠心病胸闷不适或心绞痛。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温热食。注意多食

  • 二退散

    药方名称二退散别名二脱散处方蛇退一条(全者),蚕退纸1两。制法上各烧存性,为细末。功能主治难产。用法用量二脱散(《胎产秘书》卷中)。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一

  • 蚕茧散

    《医学入门》卷八:蚕茧散药方名称蚕茧散处方蚕茧3个,白术1钱,信石1钱。制法俱火煅,为末。功能主治瘰疬已破。用法用量掺烂肉上,3日。其核即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续刻经验集瘄疹选要》:蚕茧散药方名称

  • 国老丸

    《惠直堂方》卷二:国老丸药方名称国老丸处方生甘草。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内热便血,或血痔下血。用法用量每服7丸,清汤送下。即日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二《医方易简》卷九:国老丸药方名称

  • 茅花四苓汤

    药方名称茅花四苓汤处方茅花3钱,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苍术1钱5分,茯苓1钱5分。功能主治冒暑致鼻血者。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土豆粥

    药方名称土豆粥处方新鲜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制法将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状即可。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不适者。用法用量服用时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半月。摘录《民间方》

  • 宣白承气汤

    药方名称宣白承气汤处方生石膏15克 生大黄9克杏仁粉6克栝楼皮4.5克功能主治清肺定喘,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

  • 常山桂心丸

    药方名称常山桂心丸处方甘草(炙)4分,常山4分,大黄4分,桂心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平旦服如兔屎,每欲发服6丸,饮下之,欲服药时,先进少热粥良。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 姜连木香饮

    药方名称姜连木香饮处方干姜、黄连、木香、甘草。功能主治邪伤太阴,腹痛,下利后重,或寒热交结,不得升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级》卷八

  • 含化菖蒲煎

    药方名称含化菖蒲煎别名菖蒲煎处方菖蒲1两(末),桂心2两,生姜半两(绞取汁),白蜜12两。制法上先以水1大盏,煎菖蒲、桂心取5分,次入姜汁,白蜜炼成膏。功能主治温肺顺气通声。主风冷伤肺,声音嘶哑。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