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辰砂半夏丸

辰砂半夏丸

《卫生总微》卷十四: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处方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局方》卷十: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别名半夏丸、杏医丸

处方五灵脂(微炒,用酒研飞,去砂土)1两,朱砂(研,飞)1两,葶苈(水淘净,晒干,别杵成膏)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杵成膏)半两,半夏(汤浸7次去滑,焙干)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药匀,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肺壅痰实,咳嗽喘息,胸膈痞满,心忪烦闷,痰涎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半夏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杏医丸(《普济方》卷三八七)。

摘录《局方》卷十

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处方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半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胸痰壅,咳嗽,咽喉不利,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每服3丸,煎麻黄汤送下,日3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

《袖珍》卷一: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别名辰半丸

处方半夏1斤。

制法上药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瓷盆内,用净水洗,去粗滓,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将半夏粉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咳嗽。

用法用量辰半丸(《国医宗旨》卷二)。

摘录《袖珍》卷一

猜你喜欢

  • 将军丸

    药方名称将军丸处方锦纹大黄(九蒸,晒,焙)、麝香1钱(研),管仲(炒)1两,牙皂(去皮,醋炙)1两,桃仁(去皮,炒)1两,槟榔1两,雷丸1两,芜荑半两,鳖甲(醋炙黄)1两。制法上为末。先将蒿叶2两,东

  • 胶艾安胎饮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胶艾安胎饮药方名称胶艾安胎饮处方阿胶、艾叶、黄耆、杜仲、川断、香附、人参、茯苓、熟地、川芎、当归、白芍、葱白。功能主治妊娠胎动而致妇人冲任二经血虚,胎门子户受胎不实;或饮酒过度

  • 含化玉液丸

    《太平圣惠方》卷四:含化玉液丸药方名称含化玉液丸处方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栝楼根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3克(研)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 称病散

    药方名称称病散处方川牛膝(去芦,酒浸)、当归(去尾,酒浸)、官桂(不见火)、白术、黄耆(去芦)、独活、生姜、白僵蚕、甘草、寄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因产走动,血气升降,失其常度,流滞关节,筋脉引急,

  • 枳壳饮子

    药方名称枳壳饮子别名枳壳散(《妇人大全良方》卷五)。处方枳壳60克(去皮,麸炒)半夏30克(汤洗七次,以生姜汁浸三日,用麸炒黄)红芍药30克柴胡(去芦)45克黄芩45克制法上五味,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 大水银珠丹

    药方名称大水银珠丹处方黑铅(炼10遍)3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10两,水煮半日,候冷,取甘草细研),水银3两,铁粉3两,朱砂(飞)半两,腻粉(研)1两,天南星(炮,为末)3分。制法上为细末

  • 大五补丸

    《千金翼》卷十五:大五补丸药方名称大五补丸处方薯蓣2两,石龙芮2两,覆盆子2两,干地黄2两,五味子2两,石南1两,秦艽1两,五加皮1两,天雄(炮,去皮)1两,狗脊1两,人参1两,黄耆1两,防风1两,山

  • 芎夏汤

    药方名称芎夏汤处方半夏(制)茯苓川芎各20克陈皮青皮枳壳各15克白术甘草(炒)各7.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水气为病,浮肿体重,寒热交作,胁下疼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煎服。气喘,加去

  • 大解毒汤

    林端昌方:大解毒汤药方名称大解毒汤处方土茯苓9克,川芎3克,木通4.5克,银花9克,茯苓6克,大黄4.5克,防风6克。功能主治祛毒,养血,活络。主外感毒邪,浸淫肌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芬芳清解汤

    药方名称芬芳清解汤处方犀角、连翘、生地、玄参、石菖蒲、郁金、银花、金汁。功能主治清血络以防结闭,解毒以驱其秽。主上受秽邪,逆走膻中,神躁暮昏。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邪犯膻中,神识不清,犀角、生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