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气丸

调气丸

《圣惠》卷七十二: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槟榔1两,羌活1两,桂心1两,芎藭1两,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2两,川大黄(锉,微炒)2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熟)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木香半两,羌活半两,舶上茴香(炒)半两,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陈皮半两,蓬莪术(锉,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半,京三棱(湿纸裹,煨透取出捣)1两,枳壳(面炒去瓤)1两,川芎(捶碎炒)1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气,进饮食。主风湿手足麻痹,语言謇涩,胸膈滞闷,痰涎并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木瓜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

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肉桂(去皮)半两,麻仁半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沉香1分,大黄1两(湿纸裹煨),郁李仁1两(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气,如中风状。

用法用量中气而以风药治之十无一愈,中风而以气药治之,气顺而风散。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牵牛末1两,陈皮半两,青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鸡峰》卷二十: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橘皮2两,陈橘皮3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锉碎,用牵牛面4两同药炒黄色,其牵牛末更不用,将前3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快气和中进食。主气噎。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录《鸡峰》卷二十

猜你喜欢

  • 小活络丸

    药方名称小活络丸处方胆南星180g 制川乌180g 制草乌180g地龙180g乳香(制)66g没药(制)66g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腥,味苦。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

  •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

    药方名称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杏仁6克滑石末9克 薏仁9克功能主治清透络热,利气化湿。治暑瘵,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用法

  • 加味疏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加味疏风解毒汤处方银花12克,赤芍9克,黄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薄荷2.4克(后下)。功能主治疏风解毒,佐以凉血通腑。主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

  • 化痰止嗽丸

    药方名称化痰止嗽丸处方寒水石4两(火煅,为末),朱砂5钱,玄明粉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暴感风嗽。用法用量每噙化1丸。痰自化。摘录《虺后方》

  • 红蜡丸

    药方名称红蜡丸处方丹砂1分(研令极细),粉霜1分,硫黄1分(3味同研),巴豆(取不破者去皮,微用油炒,热汤洗去油,拭干)半两。制法上研如膏,熔黄蜡1两半和匀,旋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诸积泻痢,暴气泻

  • 解毒生肌散

    药方名称解毒生肌散处方石灰1分(多年故船上者佳,以净器中烧令赤),黄丹1分(炒令紫色),龙骨1分,麝香1分,椹子1分,密陀僧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发背。用法用量每用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 白术除湿汤

    药方名称白术除湿汤处方白术1两,生地黄(炒)7钱,地骨皮7钱,泽泻7钱,知母7钱,赤茯苓5钱,人参5钱,炙甘草5钱,柴胡5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重,小便或多或少、黄色;又治

  • 莪术汤

    药方名称莪术汤处方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功能主治因伤食生冷,血滞不行,内有瘀血,经来一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便作痛。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 解毒蕲蛇丸

    药方名称解毒蕲蛇丸处方蕲蛇4两,蝉蜕1两,全蝎5钱,川连1两2钱,大枫2两,苦参2两,大黄2两,木通1两5钱,防风1两6钱,荆芥1两,羌活1两5钱,独活1两,豨莶草1两5钱,胡麻2两,苍术2两,银花2

  • 地黄金粉煎

    药方名称地黄金粉煎处方生地黄1斤(净洗令干,切,入酒内浸2复时取出,纸袋盛,火焙令干,为粉),天雄2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当归1两,芎穷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制法上为末,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