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阴汤

补阴汤

石室秘录》卷三:补阴汤

药方名称补阴汤

处方熟地3两,元参8两,生地4两,麦冬3两,白芍5两,丹皮3两,沙参3两,地骨皮5两,天门冬3两,陈皮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

功能主治瘦人火有余,水不足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补阴丸”。

各家论述元参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调停五脏之阳,各品之药,阴多于阳,则阴气胜于阳气,自然阴胜阳消,又何必石膏知母之纷纷哉:虽石膏知母原是去火神剂,不可偏废,然而用之于火腾热极之初,可以救阴水之熬干,不可用之于火微热退之后,减阳光之转运,此瘦人之治法。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回春》卷五:补阴汤

药方名称补阴汤

处方当归1钱,白芍(酒炒)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茴香(盐、酒炒)1钱,故纸(酒炒)1钱,牛膝(去芦,酒洗)1钱,杜仲(去粗皮,酒炒)1钱,茯苓(去皮)1钱,人参5分,黄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1剂。加大枣2枚,水煎服,不拘时候。如常服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亦可。

痛甚大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芍药、生地、陈皮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白芷立效散

    药方名称白芷立效散处方白芷,防风,白蒺藜(炒),川当归,川芎,地龙(酒洗,炒),黄连,龙胆草,甘草。功能主治疳疮湿痒、胁筋腿畔腐烂。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2钱,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引《傅

  • 黄紫丹

    药方名称黄紫丹处方白术15克茯苓9克当归15克羌活3克紫苏3克甘草3克细辛1.5克黄芩3克麦冬15克人参3克 贝母3克功能主治治脾肾两虚,风邪外客,头痛发热,身疼腰重,骨节酸痛,恶风无汗者。用法用量水

  • 姜面方

    药方名称姜面方处方生姜(细切碎,湿纸裹,煨)半两,白面(治如食法)3两。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痢。用法用量拌和毕,沸汤中下煮20沸,空心旋旋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三奇散

    药方名称三奇散处方枳壳黄耆防风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痢后,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6克,蜜汤或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三

  • 睾丸汤

    药方名称睾丸汤处方白芍2两,小茴香3钱,橘核1钱,柴胡1钱,沙参5钱。功能主治平肝气。主厥阴受寒,睾丸作痛,两胁胀痛,按之益疼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木香消胀丸

    药方名称木香消胀丸处方木香7.5克槟榔15克陈皮30克大腹皮30克 萝卜子60克枳壳30克(麸炒)桑白皮30克紫苏子30克 香附子60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用于气恼,胸腹胀满

  • 泻肾大黄汤

    药方名称泻肾大黄汤处方大黄60克(锉,蜜水75毫升浸一宿,焙)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皮)泽泻菖蒲甘草(锉)玄参五加皮(锉)羚羊角(镑)各30克磁石(火煅,醋淬三七遍)生干地黄(切,焙)各60克制法

  • 紫参散

    药方名称紫参散处方五味子紫参炙甘草麻黄桔梗各15克 米壳(蜜炒黄色)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嗽。治形寒饮冷伤肺,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卧。用法用量每服12克,入白汤点服。嗽

  • 白花蛇浸酒

    药方名称白花蛇浸酒处方白花蛇1条(重半斤者,去皮骨,炙黄),虎胫骨1条(涂酥炙微黄),当归1两半,芎藭1两半,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桂心2两,熟干地黄2两,防风2两(去芦头),山茱萸2两,萆薢2两

  • 赤汤

    药方名称赤汤别名芍药汤处方大黄5两,当归2两,芍药2两,黄芩2两,栝楼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人参2两,赤石脂2两,牡蛎(熬)2两,紫石英2两,麻黄(去节)2两。制法上药治下筛,盛以韦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