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蜡煎散

蜡煎散

杨氏家藏方》卷八:蜡煎散

药方名称蜡煎散

处方百合(去苗)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干山药贝母(去心,微炒)白茯苓(去皮)甘草(炙)黄明鹿角胶(炙,如无,以阿胶代之)杏仁(去皮、尖、双仁者不用,麸炒黄,别研)各等分

制法上九味,哎咀,将杏仁别研拌匀。

功能主治治久嗽不止,痰多气喘,或虚劳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一皂角子大,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鸡峰》卷十一:蜡煎散

药方名称蜡煎散

处方防风、桑白皮甘草各等分(米泔浸1日)。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壅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蜡1块子同煎,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更不须丸。

摘录《鸡峰》卷十一

普济方》卷二三五引《医学切问》:蜡煎散

药方名称蜡煎散

处方鸡冠花子1钱,木香1钱,人参(盐炒,去芦)半两,马尾勃半两,青蒿子1勺(童子小便浸3宿),鳖甲(醋炙)半两,款冬花半两,糯米1勺,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乌梅、黄蜡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五引《医学切问》

御药院方》卷五:蜡煎散

药方名称蜡煎散

处方款冬花3分,紫菀(洗去土,焙干)3分,甘草(炙)3分,五味子(炒)半两,桑白皮(炒)1两,桔梗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1两,紫苏叶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顺肺气,利咽膈,止咳嗽,化痰涎。主

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有茶花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大乌散

    药方名称大乌散处方南星、赤小豆、草乌、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痈疖肿毒。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贴患处;或用米醋调尤佳。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 中和丸

    药方名称中和丸处方良姜120克乌梅肉30克茴香45克干姜神曲小麦芽各15克 白茯苓苍术甘草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困倦。用法用量

  • 知柏四物汤

    药方名称知柏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知母黄柏白芍药 熟地黄功能主治治腹痛,阴虚火旺,脉细数,妊娠胎动,脉洪虚数。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百顺散

    《鸡峰》卷五:百顺散药方名称百顺散处方芎?1两半,羌活1两,防风1两,木通1两,荆芥1两,甘草1两,大力子1两,菊花半两,白芷半两,麻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点

  • 雌鸡散

    药方名称雌鸡散处方黄雌鸡(先以粉滑石为末,和饭与鸡食之。后取鸡食)。功能主治甚补益。主阴下湿痒。用法用量取鸡食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甘桔牛蒡汤

    《疹科正传》:甘桔牛蒡汤药方名称甘桔牛蒡汤处方牛蒡子甘草桔梗玄参连翘黄芩麦冬功能主治治咽痛失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疹科正传》《麻症集成》卷三:甘桔牛蒡汤药方名称甘桔牛蒡汤处方桔梗、甘草、牛蒡、连翘

  • 解铃丸

    药方名称解铃丸处方茴香1两(用青盐1两,研细同炒,和盐用),蝎梢1分(去毒,炒),蓬莪荗(用纸数重裹,油内浸,灯上烧过,研锉)1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奔豚气疼痛,手足蜷缩

  • 龙泉散

    《兰室秘藏》卷下:龙泉散药方名称龙泉散处方龙泉粉(炒)瓦粉 广茂 京三棱(酒洗,炒)昆布各15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马刀。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

  • 青州白圆子

    药方名称青州白圆子处方半夏(白好者.水浸洗过.生用)七两,川乌头(去皮.脐.生用)半两,南星(生)三两,白附子(生)二两。炮制上捣罗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

  • 清神养营汤

    药方名称清神养营汤处方麦门冬当归各3.6克川芎3克白芷2.1克薄荷甘菊羌活栀子各1.5克甘草1.2克升麻0.6克功能主治治头目不清利。用法用量上锉作一贴,加生姜3片,茶少许,煎服。摘录《东医宝鉴·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