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骨丸

虎骨丸

《圣惠》卷二十三: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6两,硇砂1两(先以醋1中盏浸化,于虎胫骨上涂,炙尽为度),桂心1两,当归1两,芎?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芸台子1两,地龙1两半(微炒),赤芍药1两,芫花3分(醋拌,炒令干),海桐皮1两(锉),牛膝1两(去苗),干蝎3分(微炒),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羌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历节风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五○: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酥炙)2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当归(去芦头,切,焙)2两,防风(去叉)2两,赤箭2两,威灵仙(去土)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丹参1两,五加皮(锉)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石斛(去根)1两,仙灵脾1两,苍耳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偏枯,半身疼痹,举动不随。或缓或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腹食前,温酒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普济方》卷一○四引《圣济总录》: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乳香(另研)1两,没药(另研)1两,虎胫骨(酥炙黄)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血竭(另研)1钱半,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用木瓜1枚(切破去子),入乳香末在内,以麻缕缠定,勿令透气,好酒2升,煮至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络凝滞,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愈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引《圣济总录

奇方类编》卷上: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苍耳子(炒)5钱,五加皮1两,骨碎补3两,天麻1两,自然铜(醋淬,细研),防风3两,肉桂3两,龟版(炙)2两,没药(去油)3两(另研),赤芍3两,当归3两,虎骨3两(炙),血竭2钱(另研),白附子3两,槟榔1两,羌活1两,牛膝1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极匀,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方中自然铜用量原缺。

摘录奇方类编》卷上

《准绳·类方》卷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4两(醋炙),五灵脂(炒)1两,白僵蚕(炒)1两,地龙(去土,炒)1两,白胶香(另研)1两,威灵仙1两,川乌头2两(炮,去皮脐),胡桃肉2两半(去内皮,捣研如泥)。

制法上为细末,同研令匀,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走注疼痛,麻木困弱。肢节肿痛,日夜无已时者。

用法用量杂病源流犀烛》无地龙、胡桃肉。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

《鸡峰》卷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7钱半,当归7钱半,海桐皮7钱半,参7钱半,木香7钱半,附子7钱半,白花蛇7钱半,桂心7钱半,败龟7钱半,天南星7钱半,干姜1两,没药1两,麝香1两,地龙1两,蔓荆子1两,菊花1两,僵蚕1两,干蝎1两,防风1两,芎?1两,羌活2两,天麻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没药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麻痹止风,通利血脉。主风湿,筋脉缓纵不随,言语謇涩,及中风脚气。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虎骨煎,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引《治风验方》改。《普济方》引《治风验方》本方无干姜地龙,疑脱。

摘录《鸡峰》卷四

《圣惠》卷二十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沉香半两,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干蝎半两(微炒),天麻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天南星半两(炮裂),海桐皮1两,桂心3分,芎?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半两,羚羊角屑3分,硫黄半两(细研),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白僵蚕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冷痹,及筋骨拘急,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朱氏集验方》卷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苍术3两,防风3两,萆薢(盐水浸,沙干)3两,木瓜3两,杜仲3两,虎骨(薄片,姜汁浸1时,焙干,防有药箭毒)、金毛狗脊2两(去毛)。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两腿肿,行步艰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汤、酒任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杨氏家藏方》卷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3两(涂酥,炙黄色),川芎1两半,熟干地黄(洗,焙)1两半,防风(去芦头)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当归(洗,焙)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萆薢1两半,金毛狗脊(去毛)1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白蒺藜(炒,去刺)1两半,天麻(去苗)1两半,白术1两半,杜仲(去粗皮,细锉,姜汁制,炒干)1两半,黄耆(蜜炙)1两半。

制法上细锉,如麻豆大,酒浸,春5、夏3、秋7、冬10日,取出焙干,为细末,以浸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瘫缓诸风,及风寒湿痹,脚膝缓弱,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

圣济总录》卷七: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酥煮)半两,当归(切,焙)1两,安息香(酒研)半两,海桐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箭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金毛狗脊(去毛)半两,续断半两,萆薢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芎?1两,甜瓜子半两,仙灵脾半两,乳香(研)半两,防风(去叉)1两,天麻1两,石斛(去根)1两,酸枣仁(去皮,研)半两,黄松节(锉,酒炒)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上除别研外,捣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摊缓风,手足不遂,口眼?斜,头目昏重,腰膝少力,及风气凝滞,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或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去筋肉,刷洗净,涂酥,炙黄)2两,黄耆(锉)2两,杜仲(去粗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麝香(别研)半两,乳香(别研)半两。

制法上将4味为细末,入麝香乳香,再研令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肿,走注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圣惠》卷二十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2两(涂酥,炙令黄),牛膝1两(去苗),天麻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羌活1两,白附子3分(炮裂),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酸枣仁3分(微炒),天南星3分(炮裂),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槐胶1两,桃胶半两,朱砂3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当归1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

用法用量方中牛膝,原作牛胆,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直指小儿》卷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芎牛膝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益肝肾。主小儿鹤膝行迟。

用法用量《幼科指掌》有人参,无辣桂;《竹林女科》:有熟地黄黄耆。本方改为散剂,名“虎骨散”(见《准绳·幼科》);改为饮剂,名“虎骨饮”(见《慈幼新书》)。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头骨2两(涂酥,炙令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蛎2两(烧为粉),香豉2合(炒干),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瘦弱,及劳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头骨(酥炙)半两,乌梅肉(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研)3分,常山3分,升麻3分,肉苁蓉(酒浸,切,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麝香(研)1钱,豉(炒)1合。

制法上除桃仁外,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疟,无问远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未发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圣济总录》卷十二: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酥炙)1两,松节(锉,酒炒)1两,天麻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箭1两,海桐皮(炒)1两,独活(去芦头)1两,石斛(去根)1两,防风(去叉)1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酸枣仁1两,当归(切,焙)1两,仙灵脾1两,甜瓜子(洗,焙)1两,乳香(研)1两,五加皮1两。

制法上先以十五味为细末,入研者乳香,再同研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肌肉(目闰)动,手足颤掉。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荆芥汤或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涂酥,炙黄)6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芎?1两,海桐皮(锉)1两,天南星(炮)1两,天麻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牛膝(去苗,酒浸1宿,焙干)2两,蒺藜子(炒去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遍身疼痛,脚膝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圣惠》卷七十一: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1两(涂酥,炙令黄),槟榔1两,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麒麟竭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半两,牛膝1两(去苗),木香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海桐皮2分(锉),地龙半两(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风,流往腰脚,骨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虎骨丸

药方名称虎骨丸

处方虎骨(酥炙)3两,生干地黄(焙)3两,防风(去叉)1两半,延胡索1两半,芍药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丹参1两半,五加皮1两半,桔梗(炒)1两半,薏苡仁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茯神(去木)1两,槟榔(锉)5枚,大麻仁(研)2两,羚羊角(镑)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拘急,百节疼痛,身体烦热,经水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猜你喜欢

  • 露蜂房膏

    药方名称露蜂房膏别名蜂房膏处方露蜂房半两,蛇蜕皮半两,玄参半两,黄耆半两(锉),蛇床人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乱发半两,黄丹5两,黄蜡1两。制法上药除黄丹、蜡、杏仁、乳发外,为粗末,以

  • 解郁和中汤

    《万病回春》卷三:解郁和中汤药方名称解郁和中汤处方陈皮(去白)3,6克 赤茯苓3克半夏2.4克青皮(去瓤,醋炒)1,5克香附末(童便炒)3克枳壳(麸炒)3克栀子3克黄连(姜汁炒)2.1克神曲(炒)2.

  • 结毒清烂丸

    药方名称结毒清烂丸处方乳香2钱,没药2钱,辰砂2钱,雄黄2钱,硫黄2钱,白砒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黄占5钱,熬化入水,浮,取出,再熬入,再取出,如此3次,再入前药末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结毒,耳、鼻

  • 椒梅丸

    《张氏医通》卷十五:椒梅丸药方名称椒梅丸处方秦椒9克乌梅黄连各3克制法上药为末,饴糖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用法用量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加减痞气丸

    药方名称加减痞气丸处方黄芩(酒制)3分,黄连(酒制)3分,厚朴1钱,半夏半钱,益智3分,吴茱萸2分,红花半分,青皮2分,当归尾2分,茯苓2分,泽泻2分,神曲(炒)2分,广茂2分,昆布2分,橘皮(去白)

  • 大青膏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大青膏药方名称大青膏处方天麻(未)3克 白附子(末,生)4.5克青黛(研)3克 蝎尾(去毒,生,末)乌梢蛇肉(酒浸,焙干,取末)各3克朱砂(研)0.3克天竺黄(研)3克制法上药共

  • 人参轻骨散

    药方名称人参轻骨散处方贝母(去心)、白茯苓(焙)、半夏(煮),各一两。枳壳(去瓤.炒)二两半,苍术(浸一宿)六两,人参、白术(焙)、白芷(不见火)、陈皮(去白)、秦艽、赤芍药,各二两。川芎、当归(去芦

  • 银杏汤

    药方名称银杏汤处方熟地黄30克 山萸肉薏苡仁怀山药各12克茯苓9克泽泻丹皮各6克 黑豆8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白带。用法用量先将黑豆煎汁400毫升,取200毫升,入银杏(即白果)10个,大红枣20个,煎好

  • 大芎汤

    药方名称大芎汤处方大芎1两,蓬莪术半两,木香4钱,茯苓半两,甘草1分,萆薢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气寒气之盛,同犯于心,心气上行,不得小便。用法用量水1盏,加盐少许,同煎3钱匕,空心和滓服。摘录

  • 五珍丹

    药方名称五珍丹处方天南星(炮)白僵蚕(炒,去丝,嘴)川乌头(炮,去皮、脐)蝎梢(用糯米炒黄黑色,拣去米不用)半夏(切片,汤浸七遍)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每30克作15丸。功能主治治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