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蒺藜子丸

蒺藜子丸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蒺藜子丸

药方名称蒺藜子丸

别名蒺藜

处方蒺藜子6分,黄耆3分,独活3分,白芷3分,防风3分,薯蓣3分,枳实(炙)4分,人参4分,黄连4分,葳蕤2分,地骨白皮2分,桂心1分。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风热,消疹,兼补益,坚筋骨,倍气力。主热风冲头面,痒如虫行身上,时有风疹出。

用法用量蒺藜丸(《圣惠》卷二十四)。

注意猪肉、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一:蒺藜子丸

药方名称蒺藜子丸

处方蒺藜子(沙苑者,酒浸令软,研作膏)1两半,枳实(去瓤,麸炒)1两半,独活(去芦头)3分,天门冬(去心,焙)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相并,体生(疒咅)(疒畾),发即攻冲,头面赤热,皮肤瘙痒,盛则成疮,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薄荷酒送下,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一○:蒺藜子丸

药方名称蒺藜子丸

处方蒺藜子(炒,去角)1两,兔粪(喂黑豆后收者)2两(焙),蝉蜕(去土、炒)1两,蛇蜕(炙)1两,木贼(以盒盛之,略烧存性,为末)1两,决明子(微炒)1两。

制法上为末,用淡豆豉1两,白面1匙,先烂研豉,入水和面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内有疮,但睛不损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20丸,早、晚食后用淡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蒺藜子丸

药方名称蒺藜子丸

别名蒺藜

处方蒺藜子。

制法蜜为丸,如胡豆大。

功能主治延年益寿。主卒中五尸,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石累)块踊起,或挛引腰脊。耳聋。

用法用量蒺藜丸(《仙拈集》卷二)。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

猜你喜欢

  • 加味胜湿汤

    药方名称加味胜湿汤处方羌活、独活、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苍术(泔浸,炒)、黄柏(酒炒)、荆芥、甘草(炙)。功能主治项颈强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发热恶寒有外邪者,加麻黄、桂枝;腰痛沉沉者,加熟

  • 参茯五味芍药汤

    药方名称参茯五味芍药汤处方茯苓3钱,半夏3钱,甘草2钱,人参3钱,橘皮3钱,五味1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耳渐重听。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喝散

    药方名称喝散处方丁香、石膏、川芎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牙疼。用法用量用手指点唾津,蘸药末擦牙,吐去涎再擦。3上即住疼。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引《德生堂方》

  • 柴胡二连丸

    药方名称柴胡二连丸处方柴胡、宣黄连、胡黄连。制法上药各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痘后,因肝经实火而致寅、卯、申、酉时热甚,或兼搐。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白汤送下。摘录《保婴撮要》卷

  • 大腹皮散

    《圣惠》卷十三:大腹皮散药方名称大腹皮散处方大腹皮1两(锉),草豆蔻半两(去皮),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白术1两半,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半两(去粗皮,涂

  • 桂枝黄土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土汤处方甘草2钱,白术3钱,附子3钱,阿胶3钱,地黄3钱,黄芩2钱,桂枝2钱,灶中黄土3钱。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各家论述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

  • 肠宁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肠宁汤药方名称肠宁汤处方当归30克(酒洗)熟地30克(九蒸)人参9克麦冬9克(去心)阿胶9克(蛤粉炒)山药9克(炒)续断6克甘草3克,肉桂0.6克(去粗,研)功能主治主产后血虚,小

  • 蚕沙饮

    药方名称蚕沙饮处方蚕沙(布包)31g,重楼15g,丹参31g,白鲜皮9g,地肤子6g,蝉蜕6g。功能主治虚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稀疏分布,日晡潮热,多在夜间发生,舌质红,苦薄,脉弦。用法用量水煎服,早

  • 盐汤

    药方名称盐汤别名盐水饮(《丹台玉案》卷四)。处方食盐功能主治涌吐宿食。治宿食停滞不消,或干霍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心中烦满者。用法用量将盐用开水调成饱和盐汤,每服2升,服后探吐,以吐尽宿食为度。

  • 独活葛根汤

    药方名称独活葛根汤别名独活汤处方独活3两,桂心3两,干地黄3两,葛根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中柔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欲不随,产后中柔风。恶风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