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芥丸

荆芥丸

杨氏家藏方》卷二:荆芥丸

药方名称荆芥丸

处方荆芥360克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乌药当归(洗、焙)川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邪上攻头面,眩晕痰多,咽膈不利,口目瞤动,偏正头痛;或伤风头痛,发热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清或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普济方》卷二七二:荆芥丸

药方名称荆芥丸

处方荆芥末。

制法上以地黄自然汁熬成膏,和荆芥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身上一切疮。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茶、酒任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圣济总录》卷十七:荆芥丸

药方名称荆芥丸

处方荆芥稳4两,细辛(去苗叶)1两,芎藭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半,羌活(去芦头)2两,防风(去叉)2两,蒺藜子(炒,去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扎,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头旋,目痛眩,肢体拘急,手足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荆芥茶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普济方》卷二八○:荆芥丸

药方名称荆芥丸

处方荆芥穗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蒸烂。入萝卜于木石器内,烂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疥疮,及风热疮。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茶汤、熟水任下。

注意荆芥药,忌食无鳞鱼。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荆芥丸

药方名称荆芥丸

处方浮萍、荆芥子(净择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水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出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猜你喜欢

  • 黄白茵陈汤

    药方名称黄白茵陈汤处方白芍1两,茯苓1两,猪苓3钱,茵陈1钱,白术5钱,甘草1钱,黄连5分,半夏5分。功能主治感湿热又感风邪,厥逆下利,舌卷囊缩,背曲肩垂,项似拔,腰似折,手足俱冷,其腹胀大。用法用量

  • 桂枝芍药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桂枝芍药汤药方名称桂枝芍药汤处方桂心15克白芍药9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蒜连丸

    药方名称蒜连丸处方黄连(晒干,为末)独头蒜1颗(煨热,取肉,研细)制法上入米醋少许,捣和为丸,梧桐子大,晒干。功能主治清肠解毒。治诸血妄行,脏毒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陈米饮下。摘录《仁斋直指

  •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卷三:柴葛解肌汤药方名称柴葛解肌汤别名葛根解肌汤(《古今医鉴》卷三)、柴胡解肌汤(《万病回春》卷二)。处方柴胡干葛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功能主治解肌清热。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发

  • 槟茱丸

    药方名称槟茱丸处方槟榔1个(剜去心,入乳香1粒如豆大,面裹煨,去面),茱萸(炒)1钱,官桂(去粗皮)1钱(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打和为丸。功能主治心脾痛。用法用量共分2服,煎葱酒3-4沸调下。摘录《

  • 莲米散

    药方名称莲米散处方黄老米(炒)3合,莲肉3两(去心),猪苓5钱,泽泻(炒)5钱,白术(土炒)5钱,木香1钱半,白沙糖1两,干姜2钱(用湿纸包煨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老人五更泄泻。用法用量每服3钱

  • 快斑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快斑散药方名称快斑散别名快斑汤、人参快斑散处方紫草茸1两,蝉蜕(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芍药1两,木通1分,甘草1分(炙)。功能主治气虚而血不和,痘疹见点,或隐或现,起

  • 连魏散

    药方名称连魏散别名连槐散处方黄连、阿魏、山楂、神曲、桃仁、连翘、槐角、犀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食积痔。用法用量连槐散(《疡科选粹》卷五)。《疡科选粹》有阿魏,无阿胶。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蒿穗敷方

    药方名称蒿穗敷方处方蒿穗2两(黄燥者)。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醋调和,涂摩癣上,1日2-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麻黄左经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麻黄左经汤药方名称麻黄左经汤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白术(切,米泔浸)茯苓防己桂心(不见火)羌活防风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脚气,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手足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