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叶煎丸

艾叶煎丸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

药方名称艾叶煎丸

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

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艾叶煎丸

药方名称艾叶煎丸

处方艾叶(炒)4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1两。

制法右为末,用米醋3升,入药末一半,熬成煎,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心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下经冷,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猜你喜欢

  • 骨汁煮索饼方

    药方名称骨汁煮索饼方别名骨汁煮饼处方大羊尾骨1条(水5大盏,煮取汁2盏5分),葱白7茎(去须,切),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荆芥1握,面3两,羊肉4两(细切)。功能主治虚损羸瘦,下焦久冷,眼昏

  • 舒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舒筋养血汤处方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功能主治活血养血,舒筋通

  • 护阳和阴汤

    药方名称护阳和阴汤处方白芍5钱,炙甘草2钱,人参2钱,麦冬(连心炒)2钱,干地黄(炒)3钱。功能主治温病热入血室,医与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各家论

  • 分气紫苏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气紫苏饮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处方五味子(去梗.洗)、桑白皮(炙)、陈皮(去白.净洗)、桔梗、草果仁、大腹皮、甘草(炙)、茯苓,各三斤。炮制上八味,俰咀为粗末,称二十

  • 地仙煎

    药方名称地仙煎别名地仙膏处方山芋末1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升,生牛乳1升。制法上先研杏仁极细,入生牛乳绞取汁,次取山芋末相拌,入新瓷器,密封,安于釜中,重汤煮1日煎成。功能主治令人颜色悦泽,骨

  • 补阴升提汤

    药方名称补阴升提汤处方人参30克 热地30克白芍90克茯苓30克升麻6克甘草3克山药30克 北五味子9克山茱萸30克 诃黎勒9克功能主治主下痢伤阴,虚阳上浮,大便纯血,色如陈腐屋漏之状,肛门大开,不能

  • 百花膏

    《重订严氏济生方》:百花膏药方名称百花膏处方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带血。(咳嗽、痰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汁咽下或噙化

  • 艾灰饼子

    药方名称艾灰饼子处方艾叶(烧灰留性)2钱,白龙骨2钱,定粉2钱,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黄丹半钱(火煅飞过)。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1两作40丸,捏作饼子。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

  • 归灵汤

    药方名称归灵汤别名归灵内托散(《外科大成》卷四)。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 米仁木瓜防己天花粉金银花白鲜皮人参白术各3克甘草1.5克威灵仙1.8克牛膝(下部加)1.5克土茯苓60克功能主治治杨梅疮,不问新

  • 豉饮

    药方名称豉饮别名豉饮汤处方豉(炒干)半两,羊肉1斤(去脂,水8盏,煮取肉汁5盏,澄清),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莎草根(炒)半两,生干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