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圣膏

神圣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白芷30克黄耆30克没药30克 芎藭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沉香30克细辛30克乳香30克白檀香30克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赤小豆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姜黄草乌血竭大黄知母白芷川乌白及白蔹防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则再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烂泥丸

    药方名称烂泥丸处方生大蒜1枚(如有独蒜更妙)。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或痛或痒。用法用量选多人行走地土上,用口唾沫将蒜在地上磨烂,即以蒜泥涂敷在患处;如已见头,即留出头,涂敷四围。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痔漏丸

    药方名称痔漏丸处方石莲蓬冬青子各90克 川黄连川芎牛膝(酒炒)亦芍当归(酒洗)黄芩黄柏熟大黄各30克槐角子象牙末各60克蛇蜕(去头、尾)全蝎各15克 金墨9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退管生

  • 陈皮厚朴汤

    药方名称陈皮厚朴汤别名丝八、二十四号渐象方处方陈皮、紫朴、山楂、乌药、青皮各等分。功能主治痧症因于气阻者。用法用量丝八(《痧症全书》卷下)、二十四号渐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一)。痰多,加白芥子、贝母

  • 妇女止痛酒

    药方名称妇女止痛酒处方小红花1两,茶香根2两,刮金板5两,香附子2两,小血藤3两,月月红6两,对月草6两,茴香根2两,血当归3两,茜草根3两,女儿茶3两,益母草6两,三月记根3两。制法用干酒10斤,泡

  • 加减肾气汤

    《杂病证治新义》:加减肾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肾气汤处方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熟附片、杜仲、破故纸、胡桃肉。功能主治肾阳衰微,腰部绵绵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凌临灵方

  • 沉香乌药丸

    药方名称沉香乌药丸处方沉香、乌药(锉)、青橘皮(去白、焙)、白术(锉、炒)、白芷、白茯苓(去黑皮)、五味子、甘草(炙、锉)、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哕逆不止,不思饮食。用

  • 黄连汤

    《伤寒论》:黄连汤药方名称黄连汤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用法

  • 柴胡泻肝汤

    《麻症集成》卷四:柴胡泻肝汤药方名称柴胡泻肝汤处方柴胡、川芎、赤芍、胆草、决明、归尾、密蒙、荆芥、尖生、蝉退、甘草。功能主治麻症,毒壅上焦,邪毒入肝,目赤。摘录《麻症集成》卷四《便览》卷一:柴胡泻肝汤

  • 龙虎寿生丹

    药方名称龙虎寿生丹处方全蝎(去毒,炒)14个,天麻(爆)2钱,僵蚕1钱(去嘴,炒),辰砂1钱(水飞),胆南星1钱,白附子1钱(炮),白花蛇肉(酒浸,去骨)1钱,防风2钱,代赭石半钱(醋煅7次),铁华粉

  • 除烦宁燥汤

    药方名称除烦宁燥汤处方生地2钱,麦冬3钱,枣仁2钱,人参1钱,茯神1钱,知母1钱5分,五味子3分。功能主治劳烦过度,忧虑伤神,血少液枯,肾衰水涸,而致虚劳烦热,内热口渴,神昏躁妄,脉虚数无力。各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