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母膏

益母膏

药方名称益母膏

别名母草膏(《赤水玄珠》卷二十)、还魂丹(《惠直堂经验方》)

处方母草(端午日或小暑日俱可收采)

制法上药不限多少,连根、茎、叶洗净,用大石臼石杵捣烂,以布滤取浓汁,入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为度,入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治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血瘀腹痛;亦治跌打损伤,瘀血积滞,天阴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5~25毫升,酒与童便调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五

猜你喜欢

  • 除湿蠲痛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除湿蠲痛汤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别名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处方苍术(米泔浸,炒)6克羌活茯苓泽泻白术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功能

  • 白虎解毒养阴汤

    药方名称白虎解毒养阴汤处方石膏24g,知母9g,浙贝母9g,板蓝根9g,山豆根9g,紫花地丁18g,金银花18g,生地18g,玄参18g,连翘15g,麦冬15g,白芍12g,丹皮12g,薄荷6g,甘草

  • 桂枝解毒汤

    《片玉痘疹》卷十:桂枝解毒汤药方名称桂枝解毒汤处方官桂、赤芍、大力子、防风、蝉蜕。功能主治冬寒之时,盖覆少薄,被寒风郁遏,痘疮当靥不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痘疹全书》卷下:桂枝解毒汤

  • 陈艾丸

    药方名称陈艾丸处方蕲艾1-2斤(每岁端午日采,愈久愈良)。制法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末,木香末、雄黄、搓成丸。功能主治疮毒纯阴,平塌顽麻。用法用量安蒜上灸之,名“药艾丸”。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 合阴汤

    药方名称合阴汤处方柴胡8分,茯苓5钱,甘草5分,天花粉1钱,枳壳3分,神曲5分,白芍3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至九日而泻利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消血散

    药方名称消血散处方蒲黄10克当归干姜桂心各8克大黄12克虻虫4克(去足、翅,熬)制法上六味,捣为散。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从高坠下,内损瘀血。用法用量空腹时以酒服2克,一日二次,渐渐加至3克。注意服药期

  • 安惊丸

    《直指小儿》卷一引建阳刘参议方:安惊丸药方名称安惊丸处方远志肉(姜汁浸,焙)半两,净铁粉半两,朱砂半两,人参半两,茯神半两,全蝎21个(焙),南星(中者)1个(姜汁浸1宿,切细,焙),白附子(略炮)2

  • 灵明散

    药方名称灵明散处方槟榔1两,大黄1两,贯众1两,黑丑(半生熟)1两,雷丸5钱半,皂刺(灰)1钱5分,大戟1钱5分。制法上为末,用皂角煎膏为丸。功能主治麻疯。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冷茶送下,天明泻下。或

  • 辰砂半夏丸

    《卫生总微》卷十四:辰砂半夏丸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处方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寒痰咳嗽。用法

  • 菊藻丸

    药方名称菊藻丸处方菊花62g,海藻62g,三棱62g,蚤休62g,制马钱子62g,银花93g,漏芦93g,马蔺子93g,山慈菇93g,蜈蚣31g,首乌125g。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