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桂枝汤

金匮要略》卷上:白虎加桂枝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桂枝汤

别名桂枝白虎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白虎加桂枝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桂枝汤

别名白虎加桂汤、知母汤、加减桂枝

处方知母6两,甘草2两(炙),石膏1斤,粳米2合,桂(去皮)3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用法用量白虎加桂汤(《千金》卷十)、知母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加减桂枝汤(《得效》卷二)。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白虎以治阳邪,加桂以通营卫,则阴阳和,血脉通,得汗而愈矣。

2.《古方选注》:本方方义原在心营肺卫,白虎汤清营分热邪,加桂枝引领石膏知母上行至肺,从卫分泄热,使邪之郁于表者,顷刻致和而疟已。

临床应用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热痹):12例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近,关节不能活动,遇寒则舒,得热痛加,常为迁移性痛,并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生化检查:白血球计数增高,血沉加快。根据辨证,均属热痹,以白虎加桂枝汤为主进行治疗,并随患者体质及病情辨证加减用药;如热重则选用黄柏黄芩、山栀等;湿重则选用苡仁、茯苓、六一散、蚕砂等;阴虚则酌加生地、石斛麦冬;气虚则酌加黄耆党参;祛风镇痛药用防风桑枝威灵仙、乳没;活血通络用当归尾、杭芍、丹皮、木瓜络石藤等,12例均获得临床痊愈,一般均在服药2剂后;体温开始下降,关节疼痛减轻;服至6-10剂后体温正常,关节红肿疼痛显着减轻,其他症状也逐渐消失,平均治疗时间11天。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矾脂散

    药方名称矾脂散处方白矾(熬令汁枯)1分,松脂1分,木香1分,花烟脂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聤耳,脓水不绝。用法用量每用绵拭脓后,满耳填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 加味明目流气饮

    药方名称加味明目流气饮处方大黄(炮)5分,牛蒡子(炒)5分,川芎5分,菊花5分,白蒺藜(炒)5分,细辛5分,防风5分,元参5分,山栀5分,黄芩5分,甘草(炙)5分,蔓荆子5分,荆芥5分,木贼5分,草决

  • 布膏药

    药方名称布膏药处方生地3钱,当归3钱,首乌3钱,川芎3钱,川断3钱,红花3钱,加皮3钱,川草乌3钱,茅术3钱,良姜3钱,官桂3钱,香附3钱,乌药3钱,枳壳3钱,陈皮3钱,柴胡3钱,白芷3钱,羌独活3钱

  • 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要略》卷上:赤小豆当归散药方名称赤小豆当归散别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处方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当归30克制法上二味,杵为

  • 风藤散

    药方名称风藤散处方人参、当归、赤芍、角刺、木瓜、木通、甘草、白芷、生地、皂子、花粉、金银花、白鲜皮、薏苡仁、青风藤各等分。功能主治结毒。用法用量每剂5钱,加巴焦根4两,土茯苓4两,水4碗,煎至3碗,日

  • 承气丸

    《圣惠》卷十八:承气丸药方名称承气丸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别研),枳实1分(麸炒令黄色),川芒消2两,大麻仁1两(研入)。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病,

  • 咳嗽劳症膏

    药方名称咳嗽劳症膏处方独角老鼠叶。制法水煎取汁,加冰糖收膏。功能主治咳嗽劳症。用法用量方中药量是鲜老鼠叶五份,冰糖一份。摘录《青囊秘传》

  • 消愁汤

    药方名称消愁汤处方白芍30克当归30克 葳蕤30克玄参柴胡各4.5克 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芥子3克 熟地30克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治妇女肝气郁绪,内火暗动,阴亏血虚,经闭不行,潮热盗汗,饮食

  • 琥珀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琥珀丸药方名称琥珀丸处方琥珀30克(细研)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赤芍药30克 京三棱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虻虫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黄)制

  • 解热辟瘟丹

    药方名称解热辟瘟丹处方佩兰4两,郁金4两,桔梗4两,豆豉6两,杏仁6两,苡仁8两,薄荷3两,蝉蜕4两,枳壳3两,神曲4两,泽泻4两,银花4两,连翘4两。制法晒脆研细末,水法为丸。功能主治驱上焦邪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