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茯苓汤

白术茯苓汤

《鸡峰》卷十八:白术茯苓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汤

别名白术

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腹痛肠鸣,倚息短气,身形如肿。及时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振振身摇;脾虚泄泻,脉缓者。

用法用量白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泻由乎湿,脾土虚弱,不能制御于中,故偏渗大肠,泄泻不止焉。白术崇土燥湿,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益胃,兼益中州之气也。水煎温服,使湿去土强,则脾能健运而敷化有权,泄泻无不自止矣。此健脾渗湿之剂,为脾亏泄泻之专方。

摘录《鸡峰》卷十八

兰室秘藏》卷中:白术茯苓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汤

别名白术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半夏1两,炒曲2钱,麦糵面5分(炒)。

功能主治实脾胃。主胃气弱,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用法用量白术汤(《普济方》卷二十五)。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白术茯苓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汤

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湿泻,或食积、湿热作泻,脾胃虚弱,不能克制水谷,湿盛作泻者。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食前服。

各家论述医方考》:脾胃者,土也。土虚则不能四布津液,水谷常留于胃而生湿矣。经曰:湿盛则濡泻。故知水泻之疾,原于湿也。白术甘温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茯苓甘温而淡,温则益脾,淡则渗湿,土旺湿衰,泻斯止矣。

摘录《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白术茯苓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汤

处方白术5两,茯苓3两,橘皮2两,当归2两,附子(炮)2两,生姜4两,半夏4两(切),桂4两,细辛4两(一作人参)。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胸中结,痰饮澼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次服。服3剂良。

注意羊肉、饧、桃、李、雀肉、猪肉、冷水、生葱、生菜、醋物。

摘录《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猜你喜欢

  • 加减导气丸

    药方名称加减导气丸处方黄连2两(内一生姜汁拌炒,一用朴消水浸),白芍药2两(一生一炒),黄芩(炒)2两,木香2两,大黄2两,青皮2两,枳壳(面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少入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接骨火龙丹

    药方名称接骨火龙丹处方降真香半两,苏木半两,自然铜半两(火煅),没药7钱,乳香半两,川乌半两,草乌半两,龙骨半两,虎骨半两,全蝎4钱,血竭半两,骨碎补7钱,水蛭4钱,地龙4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丸,如梧

  • 橘半枳术丸

    《医学入门》卷八:橘半枳术丸药方名称橘半枳术丸处方橘皮半夏枳实各30克白术60克制法上药为末,荷叶裹米煨饭,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顺气宽中、消食化痰。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饮食不消。

  • 凉血四神煎

    药方名称凉血四神煎处方槐花3钱,生地4钱,丹皮2钱,茯苓2钱。功能主治舌上出血,重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

  • 五味沙苑酒

    药方名称五味沙苑酒处方枸杞子60g山茱萸30g沙苑子30g菊花60g 生地30g 白酒15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加工碎,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

  • 艾叶敷方

    药方名称艾叶敷方处方艾叶(挼令碎)。功能主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不知痛处,手摸按之,即知痛处,短气不语。用法用量着痛上,令厚2寸,以熨斗纳着灰火熨艾上,令热透,如冷即再熨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

  • 百合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百合饮药方名称百合饮处方生百合3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麋角(屑)3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黄耆(锉)1两,薏苡仁2合。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 安胎扶元饮

    药方名称安胎扶元饮处方枳壳(麸炒)1钱,制香附1钱,川续断1钱,白术1钱,丹参8分,前胡8分,黄芩8分,阿胶1钱半(蛤粉炒),苏梗1钱,广皮5分,砂仁末6分。功能主治安胎扶元。主子悬。摘录《郑氏家传女

  • 经验桃奴丸

    药方名称经验桃奴丸处方桃奴(冬月树上小干桃)、豭鼠粪(雄鼠也,两头尖者是)、玄胡索、香附子、肉桂、五灵脂、桃仁(去皮尖,捣如泥)、砂仁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血蛊,腹上有血丝;

  • 活命丹

    药方名称活命丹别名活命饮处方锅饭焦(研粉)、人参3钱。功能主治伤寒后,误服峻消药,不思谷者。用法用量活命饮(《杂症会心录》卷上)。注意煎人参不可用药锅,恐闻药发呕。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