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膏

白术膏

医学入门》卷七: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处方白术500克陈皮120克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无味,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煎膏。每次服15~20毫升,开水冲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卫生总微》卷十: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处方白术半两,白茯苓1分,人参(去芦)1分,滑石1分,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

功能主治小儿暑月中热,或伤暑伏热,头目昏痛,霍乱吐泻,腹满气痞,烦躁作渴,小便不利;并治小儿脾胃不和,腹胀气痞,不美乳食。

用法用量每用1皂子大,米饮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扶寿精方》: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别名助胃膏

处方人参2钱,白术(炒)2钱,白茯苓2钱,甘草(炙)2钱,白豆蔻7分,肉豆蔻2个(面包煨),木香1钱,山药5钱,砂仁20个(炒)。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肥皂子大。

功能主治和脾胃,进饮食,利水消积。主小儿吐泻,小儿伤乳停食,胃弱脾虚,中气不足,小水不利,寒湿腹痛,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术丸”。

注意忌生冷硬物。

摘录《扶寿精方》

《摄生众妙方》卷二: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别名白术助胃丹

处方上好片术(全无一些苍色者)。

制法切开,入瓷锅,水浮于药一手背,文武火煎干一半,倾置1瓶盛之。又将滓煎,又如前并之于瓶,凡煎3次,验术滓嚼无味乃止,去滓,却将3次所煎之汁,仍入瓷锅内文武火慢慢熬成膏。

功能主治健脾祛湿,温中,益气固表,止久泄痢,善补脾胃,进饮食,生肌肉,除湿化痰。主脾胃大虚,自汗乏力,四肢怠倦,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呕吐泄痢,泻下完谷、白沫,慢性湿疹(顽湿),下肢慢性溃疡(臁疮),手足汗疱疹。

用法用量白术助胃丹(《医便》卷四)。《本草纲目》引《千金良方》本方用法: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痘疹全集》:虚极者,人参汤调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摄生众妙方》卷二: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处方白术1斤,人参4两。

制法上切,以沸过熟水15碗浸1宿,次日桑柴文武火煎成膏,仍成1斤4两,入炼蜜4两。

功能主治补养。主

用法用量以白沸汤调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处方白术10斤(取于潜出者,先煮粥汤待冷,浸1宿,刮去皮,净,切片,用山黄土蒸之,晒干,再以米粉蒸之,晒干)。

制法上用水100碗,柴火煎至30碗,加白蜜2斤,熬成膏。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和中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1酒杯,淡姜汤点服。

各家论述太阴主生化之源,其性喜燥,其味喜甘,其气喜温,白术备此三者,故为中宫要药。配以白蜜,和其燥也,且甘味重则归脾速。陶氏颂云:百邪外御,六腑内充,味重金浆,芳踰玉液,岂无故而得此隆誉哉?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名家方选》:白术膏

药方名称白术膏

处方猪皮3钱,桑白皮(生)3钱,白术瓢肉(为末)各2钱8分,黑豆3合。

制法以水2升,煮取4合,去滓,入酒5合,更煮取3合,令如泥,更加术末。

功能主治水肿迫胸部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送下。

摘录《名家方选》

猜你喜欢

  • 九物牛黄丸

    药方名称九物牛黄丸别名九精丸处方牛黄1两,荆实1两,曾青1两,玉屑1两,雄黄1两,空青1两,赤石脂1两,玄参1两,龙骨1两。制法上药治下筛,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男子得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

  • 赤龙鳞散

    药方名称赤龙鳞散处方赤鲤鱼鳞2两(烧灰),黑豆2合(醋拌,烧令焦),羚羊角3两(炒令燥),乱发灰1两,藕节1两,水蛭1分(炒微黄),桂心1两,木香1两,虻虫1分(微炒黄,去翅足),当归1两(锉,微炒)

  • 和营止痛汤

    药方名称和营止痛汤处方赤芍归尾川芎苏木陈皮乳香桃仁续断乌药没药木通甘草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跌扑伤损。(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茜根丸

    药方名称茜根丸处方茜根(洗)川升麻犀角(镑)地榆(洗)当归(去芦,酒洗)黄连(去须)枳壳(去甑,麸炒)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毒痢及蛊注下血如鸡肝,心烦腹痛。

  • 玉竹饮子

    药方名称玉竹饮子处方萎蕤(一名玉竹)9克茯苓6克甘草3克桔梗3克橘皮3克紫菀6克川贝母(去心,研)9克生姜(同橘皮蜜煎)12克功能主治治痰水痰涎涌盛,咳逆喘满。用法用量上八味,长流水煎,入熟白蜜20毫

  • 附姜归桂汤

    药方名称附姜归桂汤别名姜附归桂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2钱5分,干姜(炮)2钱5分,当归2钱5分,肉桂2钱5分。功能主治卒暴中寒,其人腠理素虚,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外显假热躁烦。用法用量姜附归桂

  • 补阳益气丸

    药方名称补阳益气丸处方人参3两,肉苁蓉(酒洗,去鳞甲泥)3两,白茯苓3两,白芍药(酒洗)3两,巴戟天3两,当归身(酒洗)3两,麦冬(去心)3两,大熟地8两,山萸肉(蒸,去核)4两,白术(土炒)4两,准

  • 大腹散

    《传家秘宝》:大腹散药方名称大腹散处方大腹子2两(生),橘皮1两(去白,焙),厚朴1两(姜汁炙),人参半两,吴白芷1两(炒),肉桂半两,桔梗半两,神曲1两(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或饥或饱,滞气烦闷

  • 柏叶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柏叶丸药方名称柏叶丸处方柏叶30克(微炙)续断22克 芎藭22克禹余粮60克(烧,醋淬七遍)艾叶22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熟干

  • 黑膏汤

    药方名称黑膏汤处方生地1两,淡豆豉3钱(盐水炒),河柳3钱(砂糖炒)。功能主治伤温鼻衄,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温邪内发,营阴暗伤,故鼻衄不止,天癸适来适断焉。淡豆豉发少阴之汗;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