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菊膏

甘菊膏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甘菊膏

药方名称甘菊膏

处方甘菊60克莽草芎藭甘草(炙)防风黄芩大戟各30克 生地黄120克 芍药45克细辛大黄蜀椒(去目,闭口,汗)杜仲黄耆各15克白芷30克

制法上十四味,哎咀,以腊月猪脂800毫升,微火煎五上下,候白芷黄成膏。

功能主治止痛生肌。治金疮,痈疽。

用法用量敷疮上,一日易二次。

摘录刘涓子鬼遗方》卷二

《鬼遗》卷二:甘菊膏

药方名称甘菊膏

处方菵草1两,芎藭1两,甘草(炙)1两,防风1两,黄芩1两,大戟1两,生地黄4两,芍药1两半,细辛半两,大黄半两,蜀椒(去目闭口,汗)半两,杜仲半两,黄耆半两,白芷1两(一方添甘菊2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腊月猪脂4升,微火煎五上下,白芷候黄成膏。

功能主治止痛生肌。主金疮、痈疽。

用法用量以敷疮上,日易2次。

摘录《鬼遗》卷二

猜你喜欢

  • 竹黄酒

    药方名称竹黄酒处方竹黄60g 白酒1000ml炮制将竹黄放入干净的器皿内;倒入白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启,装瓶备用。功能主治化痰止痛。主治咳嗽痰多,胃气痛。用法用量每次5~10ml,每日2次。注意灰指

  • 涤秽免痘汤

    《古今医鉴》卷十四:涤秽免痘汤药方名称涤秽免痘汤处方丝瓜小小蔓藤丝(5-6月间取)。功能主治去胎毒,预防痘症。主用法用量阴干,约2两半重,收起,至正月初1日子时,父母只令一人知,将前丝瓜藤煎汤,待温,

  • 胶饴汤

    药方名称胶饴汤处方地黄1两,芍药2两,当归1两,干姜2两,黄橘皮1两,川椒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气受邪,客乘于心,血涩而变,气不得速行而致肝心痛,腹痛而色苍苍如死灰,终日不得太息,心

  • 康复丸

    药方名称康复丸处方地黄200g,女贞子(酒蒸)60g,当归60g,太子参60g,续断60g,菟丝子(饼)60g,山药100g,五味子(醋蒸)60g,首乌藤100g,地骨皮100g,珍珠母100g,滑石

  • 截疟青蒿丸

    药方名称截疟青蒿丸别名青蒿丸(《穷乡便方》)。处方青蒿250克冬瓜叶50克(一作冬青叶) 官桂30克马鞭草30克制法上药焙干为末,水丸,如胡椒大。功能主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用7.5克,于当发之前一时服

  • 八角金盘汤

    药方名称八角金盘汤处方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

  • 竹茹紫菀汤

    药方名称竹茹紫菀汤处方紫菀天冬各30克桔梗15克甘草杏仁桑皮各7.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服15克,竹茹1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摘录《赤水玄珠》

  • 坠痰丸

    《丹台玉案》卷四:坠痰丸药方名称坠痰丸处方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胆星青礞石(煅过)石菖蒲各30克麝香3克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为丸。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

  • 连翘饮

    《类证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药方名称连翘饮别名连翘散(《斑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疏风

  • 辅阳饮

    药方名称辅阳饮处方茯苓、半夏、杏仁、熟附子、生姜、砂仁。功能主治外冒阴暑,内滞不消,口渴喜热而不喜冷,大汗如雨,只在上半一身。各家论述茯苓、半夏通阳;杏仁能利肺气;砂仁可和中焦;附子挽回失散之元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