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眼杏仁膏

点眼杏仁膏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别名杏仁

处方杏仁1分(去皮尖),腻粉半钱。

制法上合研如膏。

功能主治丹石毒冲目赤痒,及生浮膜。目生胬肉,或痒或痛,息肉渐长,侵覆瞳仁。

用法用量杏仁膏(《普济方》卷八十四)。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二: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油半鸡子壳许,食盐(末)1钱。

制法用银石器着盐末并杏仁油相和,以柳枝1握,紧束缚一头,研3日色黑,又取熟艾如鸡子大,掘地作坑子,置瓦于坑,上安艾,烧令通气,火尽即成,更和令匀,常盖头。

功能主治眼胎赤。

用法用量每以绵缠杖头,点少许在两眦头,夜卧时点。频用甚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研)半两,黄连(去须)1两,轻粉半钱。

功能主治肝热,飞血赤脉。

用法用量上药以新绵裹,水1盏,浸1复时。每日3-5次点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九: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半两,黄连(去须,锉)半两,青盐半两,腻粉1钱匕。

制法先以水1盏半,煎杏仁黄连至半盏,滤去滓,入盐及腻粉,更煎5-7沸,入盒中盛候冷。

功能主治目生胬肉,风翳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杏仁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猜你喜欢

  • 五加皮浸酒方

    药方名称五加皮浸酒方处方五加皮(三两) 熟地黄(三两)枳壳(麸炒.一两)防风(一两)干姜(炮.一两)独活(二两)地骨皮(二两)牛膝(去苗.二两) 鸟喙(炮裂.去皮脐.二两)石楠叶(二两)丹参(一两)

  • 肺炎汤

    药方名称肺炎汤处方麻黄3g,炒杏仁9g,甘草3g,生石膏30g(先煎),化橘红9g,牛蒡子12g,鱼腥草30g,川贝母9g。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大叶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鼻

  • 白蓝脂方

    药方名称白蓝脂方处方白蓝(即白蔹)1分,白矾1分(烧),石脂1分,杏仁半分(去尖皮)。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面黑似土,皯靤。用法用量鸡子和,夜涂面,明旦以井花水洗之。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

  • 枳巴丸

    药方名称枳巴丸处方枳壳(去瓤,每2片入巴豆去壳者1粒,以线扎定,用米醋煮软烂成黑色,去巴豆,锉碎,焙干)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遂成痔疾,发则便血。用法用量每服30

  • 心梗救逆汤

    药方名称心梗救逆汤处方红参15克(另煎代茶饮),熟附片(先煎)15克,山萸肉18克,当归18克,全瓜蒌12克,薤白6克,红花6克,煅龙牡各30克,降香6克。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理气活血。主心阳不振,血行

  • 白带片

    药方名称白带片处方白术(土炒)15两,车前子10两,泽泻10两,椿根皮10两,茯苓10两。制法将白术等5味用煮提法提取3次,取上清液浓缩成膏约15两,放冷。另取淀粉6两,掺入放冷的浓缩膏内搅拌成软材,

  • 黄芪通痹汤

    药方名称黄芪通痹汤处方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主心肾阳虚,心血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玉瑛方

  • 内固丸

    药方名称内固丸处方茴香子75克(微炒,舶上者)木香30克 楝实(炒)45克 草豆蔻(去皮)22克干姜(炮)15克吴茱萸(汤洗,微炒)胡芦巴(微炒)补骨脂(微炒)各30克甘草(炙)7.5克制法上九味,捣

  • 济急丹

    药方名称济急丹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茯苓5钱,当归1两,熟地1两,麦冬1两,半夏3钱,山茱萸5钱。功能主治卒倒,痰涎壅塞,汗出如雨,手足懈弛不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中

  • 独醒汤

    药方名称独醒汤处方柑子皮2两(洗,焙干)。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解酒毒。主醉酒后昏闷烦满。用法用量遇酒醉不醒,抄3钱,以水1中盏,煎3-5沸,或入少盐花,如茶旋呷。未效更服。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