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桐皮汤

海桐皮汤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海桐皮汤

药方名称海桐皮汤

处方桐皮铁线透骨草明净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4.5克(酒洗)川椒9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白芷甘草防风各2.4克

制法共为粗末,装白布袋内,扎口。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海桐皮汤

药方名称海桐皮汤

处方桐皮(锉)3分,桂(去粗皮)3分,木香3分,天麻3分,人参3分,羌活(去芦头)3分,独活(去芦头)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金毛狗脊(煨,去毛)3分,石斛(去根)3分,黄耆(锉)3分,防风(去叉)3分,鳖甲(去裙襕,醋浸,炙)3分,萆薢3分,麻黄(去根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攻注,四肢无力劳倦,头目昏眩,背项拘急,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如伤风冷,头疼壮热,加葱白煎,并2服,出汗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伤科补要》卷四:海桐皮汤

药方名称海桐皮汤

处方桐皮独活赤芍药、秦艽五加皮、川断、当归尾、肉桂牡丹皮、生地、川牛膝防风、广陈皮姜黄

功能主治足伤。

用法用量用童便、酒煎,空腹胀。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金鉴》卷八十八:海桐皮汤

药方名称海桐皮汤

处方桐皮2钱,铁线透骨草2钱,明净乳香2钱,没药2钱,当归(酒洗)1钱5分,川椒3钱,川芎1钱,红花1钱,威灵仙8分,白芷8分,甘草8分,防风8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装白布袋内,扎口煎汤,熏洗患处。

摘录《金鉴》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便血红痢膏

    药方名称便血红痢膏处方椿皮半斤,酸梨1斤,鲜姜3两,红糖4两。制法先将椿皮多加水(约3升)熬剩1斤,去渣取汁,再将姜、梨捣汁去渣,将汁对在一起,放在锅内熬开,再下红糖成膏。功能主治便血,赤痢。用法用量

  • 桂枝加当归芍药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当归芍药汤别名桂枝加归芍汤处方桂枝汤加当归、芍药。功能主治肾疟,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用法用量桂枝加归芍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摘录《此事难知》

  • 大通圣白花蛇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通圣白花蛇散药方名称大通圣白花蛇散处方海桐皮(去粗皮)、杜仲(炒)、天麻(去苗)、干蝎(炒)、郁李仁、赤箭、当归(去芦头.酒浸)、厚朴(生姜汁制)、蔓荆子(去白皮

  • 腹痛六合汤

    药方名称腹痛六合汤处方四物汤加莪术、肉桂。功能主治血虚而腹痛,微汗而恶风。摘录《元戎》

  • 茴香子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茴香子丸药方名称茴香子丸处方茴香子(舶上者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巴戟天(去心)2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2两,牛膝(酒浸1宿,焙)2两,肉苁蓉(酒浸令软,细切

  • 酒煮当归丸

    药方名称酒煮当归丸处方茴香5钱,黑附子(炮制,去皮脐)7钱,良姜7钱,当归1两(上4味锉如麻豆大,以上等好酒1升半同煎至酒尽,焙干),炙甘草5钱,苦楝(生用)5钱,丁香5钱,木香1钱,升麻1钱,柴胡2

  • 降糖方

    药方名称降糖方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主气阴两虚。(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祝谌予方

  • 黄芪通痹汤

    药方名称黄芪通痹汤处方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主心肾阳虚,心血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玉瑛方

  • 九味羌活丸

    药方名称九味羌活丸处方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黄芩100g甘草100g地黄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 暖宫定痛汤

    药方名称暖宫定痛汤处方橘核9克,荔枝核9克 小茴香9克葫芦巴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川楝子9克 制香附9克乌药9克功能主治暖宫散寒,行气活血,化瘀定痛。治慢性盆腔炎或不孕,属于下焦寒温汽血凝结者。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