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流气饮

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大黄(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甘草(炙)、玄参(去芦)、蔓荆子(去白皮)、荆芥(去梗)、木贼(去根.节),各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炒控)二两,草决明一两半。

炮制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半,临卧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大黄(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蔓荆子(去白皮荆芥(去梗)木贼(去根、节)甘草(炙)玄参(去芦)各30克苍术(米泔浸一宿,炒)60克 草决明4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泻火,退翳明目。治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眵多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临卧时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幼科释谜》卷六: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蝉退、甘草羌活天麻当归防风大黄薄荷赤芍杏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毒患眼。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

摘录幼科释谜》卷六

异授眼科》: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芍药、茯苓防风甘草柴胡羌活独活川芎青皮紫苏荆芥麦冬连翘石膏

功能主治头风引邪,不能四散,攻入于目,目有障膜,形如垂帘者。

用法用量水煎,炮时服。

夏月,加黄连

摘录异授眼科

《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别名明目流气饮

处方大黄(炮)1两,川芎1两,菊花(去枝)1两,牛蒡子(炒)1两,细辛(去苗)1两,防风(去苗)1两,山栀(去皮)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黄芩(去芦)1两,甘草(炙)1两,玄参(去芦)1两,蔓荆子(去白皮)1两,荆芥(去梗)1两,木贼(去根节)1两,苍术(米泔浸1宿,炒控)2两,草决明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明目流气饮(《袖珍》卷三)。

摘录《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紫苏桔梗枳壳乌药甘草、芍药、白芷川芎防风厚朴木瓜香附、官桂、川楝子

功能主治蝼蛄串。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玉案》卷四: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白檀香1钱5分,沉香1钱5分,乌药1钱5分,桔梗1钱5分,香附2钱,白豆蔻2钱,枳壳2钱,缩砂2钱,苍术2钱。

功能主治心腹刺痛,皆因心事忧郁,不得舒畅,而作痛如刺。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四

《玉案》卷六: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当归5分,川芎5分,赤芍5分,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节4分,广木香4分,紫苏4分,乌药4分,桔梗3分,厚朴3分,枳壳3分。

功能主治虚而结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六

慈幼新书》卷六:流气饮

药方名称流气饮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青皮陈皮白芷乌药木香

功能主治痘疮。

摘录慈幼新书》卷六

猜你喜欢

  • 降火安金汤

    药方名称降火安金汤处方知母2钱,麦冬1钱半,生地1钱半,桔梗1钱,牛膝1钱,甘草1钱,桑皮1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实火上炎,肺受火烁,咳嗽烦甚,脉洪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痰易来,加半夏2钱;如咳甚而

  • 安胎加味八物汤

    药方名称安胎加味八物汤处方人参、条芩、阿胶、桑寄生、茯苓、芍药、续断、白术、当归、熟艾。功能主治补益固养气血。主气血虚损,不足荣卫,怀孕自坠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宋氏女科》

  • 黄丹五倍子水

    《古今名方》:黄丹五倍子水药方名称黄丹五倍子水处方黄丹 枯矾 明矾各12克五倍子百部各15克雄黄白芷白鲜皮硫黄各6克朱砂轻扮各3克蛇床子白附子白风仙花各9克 陈米醋1.5升制法上药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

  • 桂末吹鼻方

    药方名称桂末吹鼻方处方桂(紫色者,去粗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癔。精神不明,舌强语涩。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及量舌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独效苦丁香散

    药方名称独效苦丁香散处方苦丁香(即甜瓜蒂)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惊忧之极,痰犯心包,忽患心疾,癫狂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花水调满1盏服之。得大吐之后,熟睡,勿惊之,自是遂安。凡吐能令人眼翻,吐

  • 茶叶方

    药方名称茶叶方处方茶叶(多,拣去粗梗)。功能主治痘烂,遍身无皮,脓水流出,粘拈衣被。用法用量上药入滚水1渫,即捞起,再拣去梗,湿铺床上,用草纸隔1层,令儿睡上1夜,则脓皆干。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 地黄双桂汤

    药方名称地黄双桂汤处方熟地3钱,桂枝尖5分,紫猺桂5分,酒炒白芍1钱半,当归1钱,茯苓1钱。功能主治怯寒脉虚,当脐痛,便溺不利。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验方

  • 首乌青蒿鳖甲饮

    药方名称首乌青蒿鳖甲饮处方赤色鲜首乌24克(打碎)青蒿9克鳖甲15克当归15克柴胡4.5克青皮6克 草蔻仁3克(研)功能主治治温疟,阴虚发热,脉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口干,加知母6克,生甘草2.5克

  • 胶香散

    药方名称胶香散处方轻粉3克白胶香6克 大枫子肉15个烟胶6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胎毒疮。用法用量用煎鸡蛋黄调搽。如痒,加枯矾1.5克。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加味建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扁豆(炒)、黄耆、陈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枣仁、沙参。功能主治小儿病后,面黄肌瘦,夜出盗汗。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摘录《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