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附汤

椒附汤

《百一》卷六: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川椒(去目)、干姜(生用)、附子(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骤然腹痛注下,或滑肠频并,多有冷沫。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椒附丸”(见《魏氏家藏方》)。

摘录《百一》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石膏(碎)1两,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2两,芎?2两,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筋脉驰缓,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00粒,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粳米半盏,干姜(炮)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12枚,甘草(炙,锉)1两。

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不可忍,汗出闷绝。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半分(切),枣2枚(擘破),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猜你喜欢

  • 狐仙封脏丸

    药方名称狐仙封脏丸处方枸杞子(去蒂,酒拌蒸)4两,菟丝子4两,白茯苓(乳拌,蒸晒5次)4两,赤茯苓4两,大生地(竹刀切片)4两,大熟地4两,甘菊花4两,女贞子4两,何首乌(同女贞子蒸晒5次)4两,山萸

  • 黄蜀葵散

    药方名称黄蜀葵散处方黄蜀、葵花、赤小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痛。主诸般恶疮,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冷水调,用鸡羽扫在疮上,频频用。摘录《鸡峰》卷七十二

  • 六圣丸

    药方名称六圣丸处方莪术(炮,锉)5钱,净黄连5钱,陈皮(去白)5钱,白姜(炮)5钱,南木香2钱半。制法上除南木香不见火,余4味锉焙,同木香为末。功能主治和胃,主气厚肠,消疮快膈。主小儿诸积。用法用量每

  • 金蝉脱壳酒

    《人己良方》:金蝉脱壳酒药方名称金蝉脱壳酒处方大虾蟆1个(黄色者佳),金银花8两(金者4两,银者4两)。制法用好酒1坛,将二药物捣烂,用布包好,放酒内煮3炷香久。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每日尽量饮之,

  • 黄耆八珍汤

    药方名称黄耆八珍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砂仁、沉香炒)、黄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劳力或看书着棋,久坐而致脊骨疼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 皂角圆

    药方名称皂角圆处方皂角(捶碎.以水一十八两六钱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干薄荷叶、槐角,各五两。青橘皮(去瓤)、知母、贝母(去心.炒黄)、半夏(汤洗七次)、威灵仙(洗)、白矾(枯过)、甘菊(去枝),

  • 五色兑金丸

    药方名称五色兑金丸处方白丑60克 干蟾皮9克 飞滑石30克 胡黄连六神曲陈胆星各15克 川黄连9克 黑丑 飞青黛大黄(上三味另研为衣)雄黄各60克 生石膏30克(上二味另研极细为衣)。制法各研细末,沸

  • 利膈化痰丸

    《袖珍》卷一:利膈化痰丸药方名称利膈化痰丸处方白术4两,皂角(去皮弦子)3两,生半夏(切)、白矾2两(研)。制法上将皂角揉水半碗,浸半夏、白矾,春五、夏三、秋冬十日,不用皂角,晒,为末,姜汁为丸,如梧

  • 香雷散

    药方名称香雷散处方雷丸苦楝根 淡芜荑鹤虱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虫病腹痛。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生猪肉淡汤调下,不拘时。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张涣

  • 归茸散

    药方名称归茸散处方鹿茸1两。功能主治痘疮血虚不能成浆。用法用量以好酒瓦瓶煮令皮脱,取出将酒滤过,留用其茸,再煮皮烂为度,以布滤,揉烂,皮化在酒内,其毛去之,再将骨炙为末;用当归5钱煎汤,调酒胶及末,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