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汤

椒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椒汤

药方名称椒汤

处方蜀椒6升(未经蒸者,用生绸作袋子2个,每个长8-9寸,纳椒入袋中,实筑之,仍缝袋口)。

功能主治脚气挛肿,腰胯不随。

用法用量将椒袋纳釜中,以酸浆水4斗5升,入盐2升,煮5-7沸。用净瓦瓮子1口,可容5斗者,将所煮椒汁,乘热入瓮中,候其汤冷暖通脚,即以脚入瓮中,踏椒袋上蘸,仍以汤频频从骭面淋之。若瓮中椒袋觉冷,即换釜中热者,其汤或冷,亦换釜中热汤,其使了汤并椒袋,却纳釜中,以微火温之,常令热,亦须于密室中,勿令风吹。若两脚觉痹牵风如虫行,头项肢体,皆有汗出,腹中鸣,此是气下,即止。若汗后觉心气闷,可取冷饭吃3-5口,以鹿脯下之。若觉微利,此是病状通泄也。若未愈,即隔日或3日,取旧汤袋等,依前法踏蘸,还以得汗及腹鸣为度。其蘸脚汤,只可离脚面3-4寸,不可过踝。

注意宜食酥蜜姜汤并鹿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椒汤

药方名称椒汤

处方蜀椒1两,矾石半两,桂心1两。

功能主治虫齿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含之,漱齿勿咽汁。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

猜你喜欢

  • 桂枝加当归汤

    《中医外科学讲义》:桂枝加当归汤药方名称桂枝加当归汤处方桂枝赤芍甘草生姜大枣当归功能主治养血和营,温经通络。治脱疽、冻疮等由于营血不足,寒湿凝滞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外科学讲义》《中医皮肤病学

  • 六味车螯散

    药方名称六味车螯散处方车螯4个(黄泥固济,火煅),灯心30茎,甘草节2钱,瓜篓1个(杵)。功能主治宣利拔毒。主痈疽初起;疮疡积毒于内,大便秘结,元气充实者。用法用量酒2盏,煎8分,入蜜1匙,车螯2钱,

  • 完足汤

    药方名称完足汤处方白术1两,当归1两,金银花2两,牛膝5钱,贝母3钱。功能主治骨毒滞疮。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连服数剂。摘录《洞天奥旨》卷八

  • 金疮膏药

    药方名称金疮膏药处方生猪油4两,芸香2两,樟脑2两,白及(炒)1两,儿茶1钱,轻粉1钱,乳香1钱,没药1钱。制法上各为细末,将油熬化,放入白及、芸香,次入樟脑,取起候冷,再入乳、没、儿茶,冷极方下轻粉

  • 导气丸

    《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导气丸药方名称导气丸处方京三棱、青皮、萝卜子(炒)、皂角(不蛀者,酥炙)、黑牵牛(半生半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腹胀,气粗不食。用法用量

  • 加味三圣丸

    《方症会要》卷二:加味三圣丸药方名称加味三圣丸处方白术2两,川连1两,陈皮7钱,半夏曲7钱,白芍7钱。制法上为末,老米糊为丸。功能主治嘈杂吞酸痞满。用法用量口服。摘录《方症会要》卷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青桑膏

    药方名称青桑膏处方嫩桑叶制法上药研细。功能主治治乳硬作痛。用法用量米饮调,摊纸上,贴病处。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 导经散子

    药方名称导经散子处方皂角灰、蛤粉。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字,以温酒调下。急以手揉乳,敷以天南星末,用水调上;未效,加木鳖子,以醋调涂,次服栝楼散。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 撮口散

    药方名称撮口散处方蜈蚣(赤脚者,炙)半条,朱砂1钱,虫梢(蝎尾)1钱,僵蚕(炒)1钱,麝香1字。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撮口。用法用量每服1匙,竹沥调下。摘录《袖珍》卷四

  • 参术二香汤

    药方名称参术二香汤处方人参3钱,香薷1钱,甘草1钱,砂仁1粒,神曲5分,白术2钱,陈皮5分,藿香5分。功能主治劳倦中暑,内伤中气,服香薷饮反加虚火炎上,面赤身热,六脉疾数无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