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汤

桂苓汤

《直指》卷七: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辣桂半两,赤茯苓半两,当归半两,川芍半两,赤芍药半两,蓬莪术半两,京三棱半两,槟榔半两,苍术(炒)半两,桑白皮(炒)半两,大腹皮半两,瞿麦穗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甘草(炒)半两,葶苈1分,大黄(湿纸煨)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血分水饮,经脉不行,血化为水,四肢红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细辛半两,麻黄2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上气不得喘息,喉中作水鸡声。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桂(去粗皮)3两,泽泻(锉)2两,赤茯苓(去黑皮,锉)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上喘,心下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日午、日晚各服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猜你喜欢

  • 巴豆丸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巴豆丸药方名称巴豆丸处方巴豆仁20枚(熬,去心皮),杏仁100颗(去皮尖两仁,熬),牵牛子5合(熬),葶苈子6合(熬),大枣60个(擘,去核)。制法上药合捣令如膏可为丸,如

  • 阴毒内消散

    药方名称阴毒内消散处方麝香6克轻粉9克丁香3克 牙皂6克 樟冰12克 腰黄9克 良姜6克肉桂3克川乌9克 甲片9克 白胡椒3克乳香6克(去油)没药6克(去油)阿魏9克(瓦炒去油)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

  • 加味化斑汤

    《万氏女科》卷二:加味化斑汤药方名称加味化斑汤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石膏2钱,甘草1钱,黄芩1钱,栀仁1钱,生地1钱,淡竹叶3片,豆豉半合。功能主治妊娠伤寒,热病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文者。用法用量

  • 柏子仁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柏子仁散药方名称柏子仁散处方柏子仁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头)桑寄生防风(去芦头)琥珀(细研)当归(锉,微炒)熟干地黄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元气

  • 荆防甘桔汤

    药方名称荆防甘桔汤处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薄荷。功能主治风热痰嗽,脉浮数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和胃白术汤

    药方名称和胃白术汤处方白术、茯苓。功能主治和胃止渴。主伤寒食少发渴。摘录《保命集》卷中

  • 凌霄花丸

    《鸡峰》卷十六:凌霄花丸药方名称凌霄花丸处方凌霄花1分,芫青(去翅足,微炒)1分,虻虫(同上法)1分,水蛭(微炒)1分,桃仁半两,大黄半两,没药半两。制法上为细末,以狗胆3个,法酒1盏,先将没药末同熬

  • 滑血散

    药方名称滑血散处方赤芍药(酒浸,炒)3钱,当归尾(酒炒)3钱,川芎3钱,紫草3钱,红花3钱,血竭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血虚血滞,或出迟或倒靥,灰白不红,或黑而焦。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

  • 沉香荜澄茄汤

    药方名称沉香荜澄茄汤处方沉香半两,南木香4钱,丁香4钱,檀香4钱,荜澄茄半两,片子白姜黄半两,陈橘红3钱,青皮(去白)3钱,粉大甘草7钱,藿香(去净土)4钱,白豆蔻仁半两,天台乌药半两,人参半两,缩砂

  • 黑香散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黑香散药方名称黑香散处方橄榄核(烧灰存性)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男女下疳,腐烂红肿,痛痒难当,及梅毒内蕴,邪火正盛者;并治一切极痒诸疮。用法用量每3克,加冰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