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浆粥

桂浆粥

药方名称桂浆粥

处方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

制法肉桂煎取浓汁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

功能主治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一般以3~5天为一疗程。

摘录《粥谱》

猜你喜欢

  • 补中益肾汤

    药方名称补中益肾汤处方人参1钱,黄耆(蜜炙)1钱,淡豆豉1钱,当归2钱(酒浸),韭白5分,生姜3片,猪肾1付。功能主治产后虚劳,指节疼痛,头疼汗出。用法用量先将猪肾煎熟,取汁2盏,煎药8分,温服。摘录

  • 橘饼汤

    药方名称橘饼汤处方橘饼。功能主治除膈止消。主伤食生冷瓜果,泄泻不休。用法用量细嚼,滚水送下。摘录《绛囊撮要》

  • 黄蜡拈

    药方名称黄蜡拈处方轻粉8钱,硇砂5钱,松香6钱,黄蜡6钱,铜绿3钱,苦参末5分。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先溶蜡、松香,次入细药搅匀,冷定取出,手捻如钱香条子,亦看漏眼子大小深浅,先用荸荠苗探之,深即入深

  • 艾硫丸

    药方名称艾硫丸处方熟艾10两(用糯米1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2两,生硫黄(别研极细)2两,干姜10两(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养

  • 生姜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姜汤药方名称生姜汤处方干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炮制上炒盐二十二斤同为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

  • 导赤五苓散

    药方名称导赤五苓散处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官桂、生地黄、木通、甘草各等分(一方无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五

  • 柏土散

    药方名称柏土散处方猪槽下土(炒)、黄柏末。功能主治烟火丹。属足三阳经风热者,从两足跗起赤色肿痛;属少阴肾经火热者,从足底心起。用法用量原书治上疾,宜内服滋阴抑火之药,使水旺足以制火,外以本方兼治。摘录

  • 保婴桃红散

    药方名称保婴桃红散处方川乌5钱,白附子5钱(生用),大南星2钱,陈半夏2钱(生用)。制法上锉,以井花水拌湿,瓦器中浸之,日晒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换新水,日足,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小儿

  • 白扁饮

    药方名称白扁饮别名巴豆灵膏、白扁豆饮、巴豆膏处方白扁豆、青黛、甘草各等分,巴豆1枚(去壳)。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砒毒。主用法用量巴豆灵膏(《普济方》卷二五一)、白扁豆饮、巴豆膏(《奇效良方》卷六十九

  • 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药方名称黄芩膏处方黄芩。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用法用量3岁每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