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栀子丸

栀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0克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1两,栝楼子1两(炒),苦参1两(锉)。

制法上为末,以醋渍鸡子黄白2枚,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黄汗,体热,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1日4-5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千金》卷六: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升,芎?4两,大黄6两,豉3升,木兰皮半两,甘草4两。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渣鼻疱。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1日3次。

摘录《千金》卷六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去皮)半两,草乌头(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瘫痪风。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渐加至7丸,常服2丸,细嚼,茶、酒任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7个,黄连5分,黄柏3分(炙),矾石4分(烧),大枣4个(炙令黑)。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小豆许。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时服;如未除,更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清肝解郁汤

    《外科正宗》卷二:清肝解郁汤药方名称清肝解郁汤处方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贝母 熟地 山栀各3克半夏人参柴胡丹皮陈皮香附川芎各1.8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肝经郁火,发为鬓疽,头眩,痛彻两颞,胸膈痞闷,呕吐酸

  • 鸡汁粥

    《民间方》:鸡汁粥药方名称鸡汁粥处方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法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功能主治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老年体弱、病后、产

  • 乌贝散

    药方名称乌贝散处方海螵蛸(去壳)850g 渐贝母150g陈皮油1.5g性状为黄白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咸、微苦。炮制以上三味,海螵蛸、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加入陈皮油,混匀,过筛,即得。功能主治制酸止痛,收

  • 地肤子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一:地肤子散药方名称地肤子散处方地肤子1两,枸杞子1两,营实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眼热目暗。用法用量方中枸杞子,《圣惠》原作“枇杷子”,据《普济方》改。

  • 加减二陈合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合四物汤处方二陈汤、四物汤二方相合,去地黄,加南星、青皮、香附、真青黛。功能主治咳嗽引胁下痛。用法用量入姜汁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二

  • 升麻酒

    药方名称升麻酒处方升麻100g 清酒1000ml炮制1. 把升麻与清酒一同放入锅内,大火煮沸,文火煎至一半;2. 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益气止血。用于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口疮,喉痛,斑疹不透,中

  • 加减五苓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功能主治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

  • 冰片

    药方名称冰片处方冰片、生大黄(打碎)各10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制法共浸泡瓶中(振摇几次),2小时后即可使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暑疖,一般涂搽1~4次即可痊愈。用法用量先把肥皂液

  • 香附汤

    药方名称香附汤处方香附川芎当归柴胡青皮功能主治治怒伤胁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 二粉散

    《原机启微》引《全婴集》:二粉散药方名称二粉散处方轻粉1.5克粉霜3克制法上药研匀,用绵包裹。功能主治主小儿斑疮入眼。用法用量如患左眼,塞左耳内;患右眼,塞右耳内。患眼便开,其疮自愈。摘录《原机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