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戟汤

巴戟汤

圣济总录》卷八:巴戟汤

药方名称巴戟汤

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覆盆子(炒)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地骨皮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酸枣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腰脚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早、晚食前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洁古家珍》:巴戟汤

药方名称巴戟汤

处方巴戟(去心)半两,当归1两,地黄1两,芍药1两,川芎1两,大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及打扑内损血闭,昏冒嗜睡,不能饮食,及脏腑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利为度。

摘录《洁古家珍》

慈幼新书》卷二:巴戟汤

药方名称巴戟汤

处方熟地、茯苓、巴戟、麦冬五味子

功能主治先天虚弱,少阴之火上升,咽喉肿痛。

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猜你喜欢

  • 宽中快癍汤

    药方名称宽中快癍汤处方青皮(醋炒)、陈皮、枳壳(炒)、南山楂、麦芽(炒)、木香、黄连(生)、连翘(去心)、厚朴(炒)、甘草(生)。功能主治痘疹起胀之时,过于饮食,滞热内郁,痘不起胀,懒食恶食,肚皮发热

  • 加味清胃汤

    《症因脉治》卷一:加味清胃汤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处方升麻、川连、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壳、地骨皮。功能主治膏粱积热,土中之火刑金,致内伤腋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症因脉治》卷三:加味清胃汤药方名

  • 愈风饼子

    药方名称愈风饼子处方川乌15克(炮制)川芎甘菊白芷防风细辛天麻羌活荆芥薄荷甘草(炙)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剂,捏作饼子。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治雷头风。用法用量每服3~5个饼子,细嚼,茶酒送下,

  • 凉血清燥汤

    药方名称凉血清燥汤处方熟地、阿胶、白芍、川柏(炒)、当归、丹皮、茵陈、鹿衔草、元武版、女贞子。功能主治干脚气。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苦参栀子丸

    药方名称苦参栀子丸处方苦参1两,山栀子仁半两,龙胆1两,黄芩(去黑心)1两。制法上为细末,以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谷疸。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 竹叶芍药汤

    药方名称竹叶芍药汤处方竹叶45克赤芍药甘草(炙,锉)各30克阿胶(炙燥)90克当归(切)30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大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

  • 六合金针散

    药方名称六合金针散处方雄黄1钱,朱砂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火消1钱,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蝎肚疼。心疼转筋。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点眼。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固肾调经汤

    药方名称固肾调经汤处方黄芪15-20克,巴戟天(或仙茅)10克,川断(或补骨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侧柏叶炭15克,炒艾叶炭6克。功能主治固精补肾,养血止血。主肾气不固。用法用

  • 沉香半夏汤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引《资生》:沉香半夏汤药方名称沉香半夏汤处方附子(炮)1只沉香(与附子等分)人参15克半夏(制)6克 南星(炮)3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中风痰盛,堵塞气管,影响呼吸者。用法

  • 聪耳汤

    《古今医鉴》卷九:聪耳汤药方名称聪耳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川芎1钱,生地黄(酒洗)1钱,知母(酒炒)1钱,陈皮1钱,乌药1钱,白芷1钱,防风(酒洗)1钱,羌活(酒洗)1钱,独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