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山豆根汤

山豆根汤

《喉科紫珍集》卷下:山豆根汤

药方名称山豆根汤

处方山豆根3克桔梗3克连翘3克甘草1.5克 元参3克薄荷1.5克射干3克陈皮3克(去白)麦冬3克

功能主治治饮酒本过,或受风热,上焦火燥,致生喉癣,满喉白色。

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90厘米,水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张赞臣方:山豆根汤

药方名称山豆根汤

处方赤芍9克,丹皮9克,炙僵蚕9克,牛蒡子9克,山豆根9克,挂金灯9克,菊花9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知母9克,桔梗3克,生甘草3克,射干3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胃火上升,痰热内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赞臣方

猜你喜欢

  • 苦参甘草汤

    药方名称苦参甘草汤处方苦参3两,甘草3两,熏黄3两,豉1升半,葱白5茎,蜀椒30粒。功能主治疳痢不止。用法用量以苦参等3物各捣下筛,以水5升煮葱白、豉、椒,取3升,以3指撮苦参末等各1撮,纳汁中,冷暖

  • 附桂理阴煎

    药方名称附桂理阴煎处方熟地4钱,僵蚕2钱,制附片3钱,炮姜(炒)1钱5分,银花1钱5分,当归1钱,炙草1钱,肉桂8分(去粗皮,蒸兑)。功能主治上假热下真寒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白喉全生集》

  • 红花糯米粥

    药方名称红花糯米粥处方红花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制法先煎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米煮作粥。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而有血虚、血淤者。用法用量每日2次,空腹食。摘录《民间方》

  • 定痛如神汤

    药方名称定痛如神汤别名定痛至神汤处方栀子3钱,白芍5钱,茯苓1两,苍术3钱,大黄1钱,厚朴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舒肝经之气,利膀胱之水,泻水逐瘀。主火结在大小肠,腹中痛不可忍,按之愈痛,口渴,饮以凉

  • 胵黄散

    药方名称胵黄散处方鸡胵黄皮(烧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燕口疮及鹅口。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乳汁调下,日3次。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

  • 甘草小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卷下:甘草小麦大枣汤药方名称甘草小麦大枣汤别名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卷下)、大枣汤(《普济本事方》卷十)、枣麦甘草汤(《会约医镜》卷十四)。处方甘草9克小麦9~15克大枣10枚功能主治养

  • 藕汁膏

    药方名称藕汁膏处方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又云牛乳)藕汁 生地黄汁制法上药将后二味汁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和蜜为膏。功能主治治胃热消渴。用法用量以匙抄取,徐徐留舌上,以白汤少许送下,一日三至四次。

  • 调胃散

    《古今医鉴》卷六:调胃散药方名称调胃散处方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药、桔梗、紫苏、槟榔、陈皮、甘草。功能主治胀满。用法用量小便闭,加车前子;腹胀,加枳壳。摘录《古今医鉴》卷六《普济方》卷三九六:调胃散药

  • 火府散

    《万氏家抄方》卷五:火府散药方名称火府散处方生地5钱,木通5钱,甘草2钱半,当归2钱半,山栀仁2钱半。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永类钤方》卷二十:

  • 肉豆蔻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肉豆蔻丸药方名称肉豆蔻丸处方肉豆蔻30克(去壳)诃黎勒30克(煨,用皮)白梅肉30克(微炒)黄连30克(去须,微炒)白矾60克(烧令汁尽)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