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志丸

定志丸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道士陈明方: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别名开心丸(《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医门方》)。

处方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15克人参120克

制法上药四味,捣下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神虚怯,五脏不足,神思不安,甚则悲忧不乐,或善忘惊悸;或喜笑不休,语言无伦,朝轻暮重,或暮愈朝发。

用法用量每服6~7丸,每日五次。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五引道士陈明方

医心方》卷三引《深师方》: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人参2两,茯苓2两,菖蒲2两,远志2两,防风2两,独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风气。主恍惚健忘,怔忡恐悸,志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丸,1日2次。

摘录医心方》卷三引《深师方》

《直指小儿》卷一: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琥珀茯神远志(姜制,焙)、人参、白附子(炮)、天麻天门冬酸枣仁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已退,神志未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好心、薄荷汤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杨氏家藏方》卷十: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皮)、石菖蒲远志(去心)、龙齿酸枣仁(微炒)、铁粉(别研)、麦门冬(去心,焙干)、朱砂(飞过)、乳香(别研)、麝香(别研)、琥珀(别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朱砂铁粉同研匀,绞生地黄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怔忡健忘,精神恍惚,睡卧不宁,一切心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温熟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古今录验》引陈明方(见《外台》卷十五):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别名开心丸、远志

处方菖蒲2分,远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参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心强志,令人不忘。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愈暮剧,或暮愈朝发,发则狂眩。能近视,不能远视。

用法用量开心丸(《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医门方》)、远志丸(《扁鹊心书·神方》)。

注意忌酢物、羊肉、饧。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少阴药也。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能交心气于肾,远志能通肾气手心。心属离火,火旺则光能及远也。

摘录《古今录验》引陈明方(见《外台》卷十五)

儒门事亲》卷十二: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柏子仁人参茯苓远志(去心)、茯神酸枣仁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安魂定魄。主落马堕井,或因打扑,便生心恙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普济方》卷十六引《卫生家宝》: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远志1两(去心),天门冬(去心)半两,茯苓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茯神半两,龙骨半两,巴戟半两,泽泻半两,辰砂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食后、夜卧以麦门冬汤或开水送下,人参汤送下尤妙。

摘录普济方》卷十六引《卫生家宝》

《医级》卷八: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人参1两,石菖蒲1两,茯神1两,远志1两,麦冬5钱,白术5钱,朱砂1钱,牛黄1钱(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心神,安魂魄,定志,除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医碥》卷七: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人参1两5钱,菖蒲1两,远志1两,茯苓1两,茯神1两,朱砂1钱,白术5钱,麦冬5钱。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心益智,镇怯安神。主悸。思虑太甚,致心气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梦寐不祥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医碥》卷七

《叶氏女科》卷二: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人参1两,远志肉(制)1两,蒲黄2两,茯苓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妊娠怔忡,心虚而神不安者。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寿世保元》卷五: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远志甘草水浸,去心)2两,石菖蒲2两,人参1两,白茯神(去木)2两,黄柏(酒炒)2两,蛤粉(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白浊经年不愈,或时梦遗,形体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赤水玄珠》卷十一: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远志(去心芦净,以甘草汤煮)、石菖蒲、白茯苓人参山药

制法上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脾弱不能摄精,心肾不交,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远白汤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

幼科发挥》卷二:定志丸

药方名称定志丸

处方人参1钱半,白茯神1钱半,远志1钱半,石菖蒲(炒)1钱半,酸枣仁(炒)1钱半,柏子仁1钱半,琥珀1钱,珍珠1钱,胆星1钱,铁花粉1钱,朱砂(飞)1字,麝香1字。

制法上为末,水煮山药粉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久成痫。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灯心煎汤送下;更煮猪心与儿食之,以助药力。

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猜你喜欢

  • 麒麟血散

    药方名称麒麟血散处方麒鳞血30克 败蒲45克(烧灰)牡丹30克蒲黄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桂心30克 芎藭30克赤芍药30克没药30克骨碎补3Q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伤折内损,瘀血不散。

  • 黄连洗汤

    药方名称黄连洗汤处方黄连3两,秦皮2两,蕤仁半两。功能主治眼漠漠。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煮取1升半,绞去滓,适寒温以洗目,日4-5度;又加升麻2两,加水煎之。注意忌猪肉。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

  • 六甲神丹

    药方名称六甲神丹处方雄黄9两(水磨为上,或研亦可。须选光莹者)。制法上药入在一砂盒子内,平实为度;入蜜6两,浸盖雄黄于其上,用防风6截子,长短满盒子,面用盖子合定。胶土6斤,青盐4两,水化和泥,入纸筋

  • 凉金丸

    药方名称凉金丸别名凉水金丹处方沉香6钱7分,皂角6钱7分,豆霜6钱7分,木香6钱7分,丁香6钱7分,三棱6钱7分,葶苈6钱7分,乳香6钱7分,莪术6钱7分。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玻璃瓶贮。功能主治消

  • 防粘连汤

    药方名称防粘连汤处方乌药12克,川楝子12克,厚朴9克,元胡9克,当归12克,赤芍9克,枳壳9克,炒莱菔子12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腑散结。主阳明腑实,气机痞塞

  • 独圣丹

    药方名称独圣丹处方丝瓜(老者,近蒂取)3寸。制法于砂瓶内固济,桑柴火烧存性,为末,以如数配砂糖捣成饼。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用法用量时时与吃。尽为佳。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 参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参术附子汤处方人参2两,白术2两,附子3钱。功能主治小便之时,忽然寒噤脱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南华丹

    药方名称南华丹处方天南星120克(姜制)白术(炒)白茯苓(去皮)枳实(去瓤,麸炒)吴茱萸(汤泡七次,炒)橘红各60克木香15克(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以半夏180克,汤浸七次,为末,再用姜汁煮半夏作糊

  • 羚角钩藤汤

    药方名称羚角钩藤汤处方羚角片4.5克(先煎)霜桑叶6克 京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入)滁菊花9克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5克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止痉。治肝风上扰,头晕

  • 蚕蛾散

    《救伤秘旨》:蚕蛾散药方名称蚕蛾散处方晚蚕蛾、白芷、当归头、陈石灰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生肌。主刀斧伤。用法用量敷。摘录《救伤秘旨》《圣济总录》卷一六一:蚕蛾散药方名称蚕蛾散处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