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橘丸

姜橘丸

《百一》卷八: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青盐1两淹1宿,焙干),甘草1两半(炙),陈皮1两半(去白),青皮(去瓤)3分,缩砂仁3分,木香3分,蓬莪术1两(醋浸1宿)。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中酒恶心,心脾痛,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盐汤送下,不拘时候;或空心含化亦可。

摘录《百一》卷八

《百一》卷二: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生姜(洗净,不去皮,切作片子,焙干)1斤,陈皮(去白)1斤,神曲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汤熟水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二

《卫生总微》卷十三: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橘皮生姜末。

制法以好陈橘皮不拘多少,极陈者尤妙,洗净去白,焙干,为细末,每5两入生姜末3两和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乳哺失宜,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加减大建中汤

    《普济方》卷三二三:加减大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处方芍药60克当归川芎黄耆桂各30克甘草(炙)白术各22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用法用

  • 开解六郁膏

    药方名称开解六郁膏处方香附1两,川郁金1两,小枳实8钱,青皮8钱,山田5钱,片姜黄6钱,广木香6钱,橘红6钱,红花5钱,全当归1两,苏梗子1两,沉香5钱,麝香2钱,莱菔子6钱,白芥子6钱,茅苍术5钱。

  • 银苇合剂

    药方名称银苇合剂处方银花连翘各15~30克桔梗9克杏仁6~12克 红藤30克鱼腥草30~60克冬瓜仁桃仁各9克 鲜芦根70厘米(去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排脓。治肺脓疡成脓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冲和神功丸

    药方名称冲和神功丸处方大黄(煨)、诃子、麻子仁、人参。制法上为末,入麻仁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咳。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水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七

  •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药方名称补心丹处方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

  • 白黄散

    药方名称白黄散处方白矾1钱,雄黄1钱,细辛1钱,瓜蒂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齆,瘜肉,鼻痔。用法用量以雄大胆汁为剂,如枣核。塞鼻中。摘录《医统》卷六十二引《易简》

  • 白槟榔散

    药方名称白槟榔散处方炒槟榔半两,白及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收疮口,长肉。主痈疡。用法用量加轻粉2钱和匀。如疮干,即以腊月猪脂调药敷之,湿则干掺。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 土萆薢汤

    药方名称土萆薢汤处方土萆薢(即土茯苓)60~90克功能主治治杨梅疮,瘰疬,咽喉恶疮,痈漏溃烂,筋骨拘挛疼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不拘时候,徐徐服之。若患久或服攻击之剂致伤脾胃气

  • 补真膏

    药方名称补真膏处方人参(去芦)4两,山药(蒸熟,去皮)1斤,芡实(水浸3日,去壳皮,蒸熟)1斤,莲肉(水浸,去心皮)1斤,红枣(蒸熟,去皮核)1斤,杏仁(水泡,去皮尖,蒸熟)1斤,核桃肉(水浸,去皮壳

  • 必效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七:必效丸药方名称必效丸处方枳壳45克黄耆萆薢菟丝子各60克 杜蒺藜乌蛇各9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一切痔瘘,不问浅深。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