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仙丹

地仙丹

《朱氏集验方》卷一引南康刘立之方:地仙丹

药方名称地仙丹

处方钱子、地龙(炒,去土)、五灵脂(去石)、天台乌药白胶香(别研)、威灵仙(去芦,洗)、木瓜(去瓤)、赤小豆(炒)、黑豆(生,去皮)、天仙藤(洗)、淮乌(炮,去皮)、五加皮(洗)、木鳖子(去壳油)、苍术(米泔水浸1宿,削去皮,锉,炒)、椒红(去目并合者,炒出汗,盏盖地出汗取红)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阳证脚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汤、盐酒任意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引南康刘立之方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保寿堂方》:地仙丹

药方名称地仙丹

别名秘传地仙丹

处方天精草(春采枸杞叶)、长生草(夏采枸杞花)、枸杞子(秋采)、地骨皮(冬采枸杞根)。

制法并阴干,用无灰酒浸1夜,晒露49昼夜,取日精月华气,待干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除邪热,明目,轻身。主

用法用量秘传地仙丹(《良朋汇集》卷三)。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保寿堂方》

方出《圣惠》卷四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地仙丹

药方名称地仙丹

处方远志1升(去心),白茯苓1斤,熟干地黄1斤,地骨皮1斤,麦门冬1斤半(去心,焙),苣胜1斤(蒸,晒干,去皮)。

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发黑,延年,久服貌如童子,齿落重生,行如奔马,夜视有光。主

用法用量每服40丸,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忌生葱、大蒜、萝卜等。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五十

猜你喜欢

  • 姜术半夏汤

    药方名称姜术半夏汤处方干姜2两(炮),白术2两,半夏2两(汤浸7次,片切,焙干)。制法上锉碎,如麦豆粒大,为散。功能主治伤寒呕吐。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马齿苋还黑散

    药方名称马齿苋还黑散处方马齿苋子1升,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4两,泽泻2两,卷柏2两,人参2两(去芦头),松脂4两(炼成者),桂心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血脑虚,发白早。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以温酒

  • 固胃丸

    药方名称固胃丸处方梓朴(去皮,锉)1斤,生姜1斤(锉),枣子半斤(去皮核,以上3味用水2斗,煮枣烂,水干为度),白术半斤,高良姜3两,草豆蔻3两,甘草(炙)2两,荜澄茄2两,肉桂(去皮)2两,白豆蔻仁

  • 八宝退云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八宝退云散药方名称八宝退云散处方白甘石12两,黄甘石6两,梅片4两,硼砂5钱,熊胆2钱,青黛8分,麝香5分,黄连面6钱,石蟹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暴发火眼,热泪

  • 生气汤

    药方名称生气汤处方盐(炒)二两半,丁香皮一两,胡椒二钱半,丁香、檀香,各一两半。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炮制上七味同捣碎,用慢火令香熟,乘热入瓷器内蜜盖覆,候冷,碾,罗作细散,密盛贮,勿令泄气

  • 桂附丸

    《医学启源》卷中:桂附丸药方名称桂附丸处方川乌头3两(炮,去皮脐),附子3两,干姜2两(炮),赤石脂2两,桂2两,蜀椒(去目,微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邪冷气,入乘心络,

  • 灯花丸

    药方名称灯花丸处方灯花20个,乳香(皂子大)2块。制法上为末,粟米饮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惊啼,夜啼。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桃心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柴胡膏

    药方名称柴胡膏处方柴胡半两(去芦),红芍药1两1分,蒺藜根1两1分,青橘皮半两,川附子(炮)半两,吴茱萸半两,陈橘皮半两,青木香1分,乌鸡1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制法上为末。入乌鸡肉内再杵成

  • 椒蜡丸

    药方名称椒蜡丸处方川椒(去目枝并合口者,酒浸1宿,焙干,摊铫内,去汗,令润,研,去白)、桃仁(去皮尖,麸炒紫色)、杏仁(去皮尖)、茯苓(白者,去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黄蜡3两熔过,调前药为丸,如

  • 调中化瘀汤

    药方名称调中化瘀汤处方当归5钱,生地5钱,三七根末3钱,丹皮2钱,白芍3钱,生黄耆3钱,生甘草1钱,大黄1钱,枳壳3分。功能主治散瘀血。主杖疮。用法用量水1碗,童便1碗,同煎,服2剂。虚极者,加人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