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灰散

十灰散

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十灰散

药方名称十灰散

处方大蓟小蓟柏叶荷叶茅根 茜根大黄山栀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

用法用量上药烧灰存性,研极细,用纸包之,以碗盖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碎绞汁,或萝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调灰15克,食后服下。

备注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棕榈皮、侧柏叶性兼收涩,长于止血;由于治证属肝胃火盛,血热妄行,故于凉血止血药中,又配用桅子清泻肝胆之火;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丹皮与大黄同用,降火之中含散瘀之品,可使血止而不留瘀;且本方烧炭存性使用,则止血作用更着;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亦旨在增强凉血之功。

摘录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医学心悟》卷三:十灰散

药方名称十灰散

处方大蓟小蓟茅根 茜根 老丝瓜山栀蒲黄荷叶大黄乱发

制法上药烧灰存性。

功能主治祛瘀生新,止血。治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藕汤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猜你喜欢

  • 胆道排石汤Ⅳ号

    药方名称胆道排石汤Ⅳ号拼音dandaopaishitang4hao处方枳壳3钱,木香4钱,黄芩3钱,虎杖5钱。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 鼓腹遇仙丹

    药方名称鼓腹遇仙丹处方白丑头末4两(半生半炒),白槟榔1斤,茵陈5钱,莪术5钱,三棱5钱,牙皂角5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鼓胀。用法用量五更时冷茶送下3钱。行后随以温粥补之,忌食他

  • 护骨膏

    药方名称护骨膏处方肥皂(水浸透,去外黑皮,取白肉并仁)。功能主治减轻受大刑时疼痛,免致骨伤。主用法用量明日有事,今晚用此敷之,上至脚臁脡一节,下至脚底板心并趾甲内处处敷匀,不可有一毫空隙,以油纸包,外

  • 木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散药方名称木香散处方丁香、木香、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各二十两;附子(去皮.脐.醋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十两;藿香叶(洗.焙)四十两

  • 炒桃仁方

    药方名称炒桃仁方处方桃仁1斤,吴茱萸4两,青盐4两。制法上药。同入锅内炒,候桃仁熟为度,以瓷瓶贮密封,7日后取出,去茱萸并盐,只将桃仁去皮尖。功能主治大辟山岚毒气。主治山岚气。用法用量时嚼10-20枚

  • 拔毒定痛膏

    药方名称拔毒定痛膏处方花蕊石1两,羌活5钱,乳香(另研)5钱,没药(另研)5钱,乌头5钱,大黄5钱,米粉4两,葱白(细切)1两。制法上为细末,先将葱、粉同炒黑色,杵为细末,入前药末。功能主治一切从高坠

  • 二母安嗽片

    药方名称二母安嗽片处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麦门冬6kg,玄参6kg,罂粟壳12kg,百合6kg,浙贝母3kg。制法将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渗漉法制成清膏;杏

  • 白酒煎

    药方名称白酒煎处方绿矾4两,五倍子1两,百草霜1两,木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酒煎飞面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黄肿。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日2-3次。摘录《原病式》卷下

  • 百合紫菀汤

    药方名称百合紫菀汤处方百合、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令微赤)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似劳,形状如疟。用法用量每服5钱

  • 佛手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佛手散药方名称佛手散处方当归川芎黄耆各30克 北柴胡前胡各7.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桃、柳枝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