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瘀汤

化瘀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化瘀汤

药方名称化瘀汤

处方当归9~15克 熟地6~9克白芍(酒炒)6克川芎3克肉桂6克桃仁3克(去皮)红花(酒炒)2.4克

功能主治养血化瘀。治妇人血瘀形成,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身体素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气滞,加香附乌药木香砂仁,血化则痛自愈。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会约》卷十四:化瘀汤

药方名称化瘀汤

处方当归3-5钱,熟地2-3钱,白芍(酒炒)2钱,川芎1钱,肉桂2钱,桃仁1钱(去皮),红花(酒炒)8分。

功能主治血瘀成形,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而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如气滞,加香附木香砂仁乌药之属,血化而痛自愈。

摘录《会约》卷十四

猜你喜欢

  • 除热粉

    药方名称除热粉处方寒水石(碎)、芒消、滑石(碎)、石膏(碎)、赤石脂(碎)、木香、大黄(锉)、甘草(锉)、黄芩(去黑心)、防风(去叉)、芎藭、麻黄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蛤粉1升,药末3合,相和,再筛

  • 凉血消风散

    药方名称凉血消风散处方生地30克当归9克荆芥9克 蝉衣6克苦参9克 白蒺藜9克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从《外科正

  • 大川芎丸

    《宜明论方》卷二:大川芎丸药方名称大川芎丸处方川芎500克天麻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功能主治主首风眩晕,及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体拘倦。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茶、酒送下。

  • 清气养荣汤

    药方名称清气养荣汤处方当归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泽泻2.4克,黄连2.4克,山萸肉2.4克,灯心30根。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和营止带。主阴虚内热。用法用量水煎

  • 穿山甲膏

    药方名称穿山甲膏处方穿山甲(烧灰)1两,虎胫骨(烧灰)1两,鸡舌香1枚(生用),麝香(研)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伤折筋骨。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看所患大小,以黄米粥摊在纸上,候温,掺药末在粥上,封

  • 活命饮

    《良方合璧》卷下:活命饮药方名称活命饮处方当归尾1钱5分,红花1钱,皂角刺1钱,沉香1钱,石决明1钱,羌活1钱,穿山甲1钱,连翘1钱(去心),威灵仙1钱,花粉1钱5分,滴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

  • 归柴饮

    药方名称归柴饮处方当归30克柴胡15克 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营虚不能作汗,及真阴不足,外感寒邪难解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服。或加生姜3~5片,或加陈皮3克,或加人参。如大便多溏者,以冬术代当

  • 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药方名称化气汤处方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

  • 地黄雄黄散

    药方名称地黄雄黄散别名地黄雄黄饮、地黄豆豉汤处方生地黄4两,淡豆豉4两。功能主治小儿瘟毒,痘疮不出,冬应寒反热,或被积寒暴发,热毒不得宣泄,而致温毒发斑,疮痘出不快,身斑如绵纹,心闷而咳,但呕清汁者。

  • 理中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理中吴茱萸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功能主治太阴自利不渴,痰多而吐,或手足厥冷,胸满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