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散

利膈散

御药院方》卷九: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黑牵牛(炒)4两,甘草(炒)4两,防风1两,牛蒡子(炒)8两。

制法上药各慢火炒令熟,与防风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诸疾,肿痛失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1大盏点药,澄清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诚书》卷六: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大黄2两,朴硝2两,甘草(炙)2两,山栀仁1两,薄荷1两,黄芩1两,连翘1两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热惊烦。

用法用量取1钱,加淡竹叶3片,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圣惠》卷四十二: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别名利膈甘草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膈塞不通。

用法用量利膈甘草汤(《普济方》卷一八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五十: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了,捣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软得所,擀作饼子,于(钅敖??)上煿令黄色),木香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麝香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五膈气,胸心气滞,满闷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博济》卷二: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1两,鼠粘子1两,甘草3分(炮过),白丑2两(炒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风牙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盐点。治风牙痛,以3钱末,入川椒1粒、盐2钱,煎熟,热含,冷吐出。

摘录《博济》卷二

猜你喜欢

  • 回阳化毒汤

    药方名称回阳化毒汤别名回灵化毒汤处方人参、官桂、茯苓、白术、附子(制)、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阴燥,曾吐泻,脉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热,阴极似阳。用法用量回灵化毒汤(《痘疹全书》卷下)。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 二陈消核汤

    药方名称二陈消核汤处方陈皮、半夏、茯苓、防风、白芷、贝母、天麻、夏枯草、山慈姑、连翘、海藻、枳实、黄芩、桔梗、前胡。功能主治痰、气二核,瘰疬初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百效》卷二

  • 黄甘散

    药方名称黄甘散处方黄连18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治多食炙炸,内有郁热,当心而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六物麻黄汤

    药方名称六物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葛根3分,苍术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阴盛阳虚,自汗恶风,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寸脉短,力小于关尺脉,发病在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者。用法用

  • 永寿丹

    药方名称永寿丹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500克 熟干地黄120克天门冬(去心)240克 白茯苓何首乌地骨皮各12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燥湿,滋肾润肺。治虚损属于脾虚湿胜,又

  • 换骨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换骨丹药方名称换骨丹处方麝香(研.半钱)、桂心(一两半)。甘松(去土)、川乌(生用.去皮脐)、白芥子(炒)、藿香、草乌(去皮脐.生用)、海桐皮(炒)、何首乌、羌活、龙

  • 茯苓茱萸丸

    药方名称茯苓茱萸丸处方茯苓、吴茱萸(汤浸5次,焙干)、芍药(不问赤白皆可用)、黄连(去须)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15丸、20丸,温熟水送下。如无蜜,即用

  • 宽气汤

    《百一选方》卷六:宽气汤药方名称宽气汤别名缩砂香附汤(《世医得效方》卷三)。处方香附子180克(砂盆内打令净洁,焙干)乌药60克(去心取肉,用真天台者)缩砂仁30克甘草37.5克(炒)制法上药为细末。

  • 柳白散

    药方名称柳白散处方柳白皮1两,半夏1两。制法上并烧为灰,细研。功能主治蜘蛛咬作疮,久不愈者。用法用量以水调涂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

  • 化疹汤

    药方名称化疹汤处方大青叶3钱,元参4钱,薄荷钱半,牛蒡子钱半,苇根3钱,细生地4钱,银花3钱,甘草8分,苦桔梗钱半,牡丹皮2钱,连翘2钱,竹叶钱半,荆芥穗8分。功能主治秋令风温,暑热内蕴,身热汗多,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