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一汤

六一汤

传信适用方》卷三: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真绵黄耆6两(箭簳者是也,木耆不堪,误人,以刀劈开揭薄,用白沙蜜不酸者1两,微入水少许调解,则易涂蘸,候搓匀,炙之微紫色,候冷锉碎,不碾罗),横纹甘草(炙,细锉)1两。

制法上拌匀。

功能主治五发:发脑,发鬓,发眉,发颐,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抄5钱,水1盏,煎至7分服之,日3服,夜2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魏氏家藏方》卷二: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别名升降六一汤、升降气六一汤

处方附子5两(炒,去毛),藿香叶1两(去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升降气。主一切气病。气郁中外,膺肿颈痛,胸满腹胀,名曰厥逆。

用法用量升降六一汤(《内经拾遗》卷二)、升降气六一汤(《普济方》卷一八二引《经效济世方》)。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黄耆6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专发痘疮之脓。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6分,入酒2分,同煎至半盏,温服。更加橄榄同煎尤好,加山药亦得。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养脾胃,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以1钱,入盐少许,如茶点进。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痘学真传》卷七: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处方黄耆6钱,桔梗1钱。

功能主治凡痘起胀迟缓,皮薄浆清者。

各家论述黄耆托卫气以健脾,桔梗清利肺家以制火。

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鸡峰》卷二十五:六一汤

药方名称六一汤

别名白术六一汤

处方白术6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胃气;常服育神温胃,逐湿消痰。主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口苦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

用法用量白术六一汤(《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必应散

    《类证治裁》卷六:必应散药方名称必应散处方延胡、香附、艾灰、归身、砂仁、生姜。功能主治五脏之邪干心包致痛。摘录《类证治裁》卷六《魏氏家藏方》卷七:必应散药方名称必应散处方黄牛角(角思)1枚(捶碎),白

  • 接骨丹

    《洁古家珍》:接骨丹药方名称接骨丹处方苏木7.5克(极细末)定粉3克 南硼砂(另研)半两钱(烧红,醋淬为末)各7.5克制法上四味,为末,和匀,作一服。功能主治治打仆,伤损皮骨。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三

  • 椒肾丸

    药方名称椒肾丸处方汉椒2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术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皱皮),白龙骨2两,白矾灰1两半,桑螵蛸1两半(微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鸡头实2两(生者),补骨脂1两半

  • 金银花露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金银花露药方名称金银花露处方山银花500克制法用蒸气蒸馏法,每500克干山银花吊成露2千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瘟毒热盛,口渴咽干;痈疽、疮疖、痱子及小儿斑疹热毒。用

  • 大醒脾散

    《普济方》卷三七二:大醒脾散药方名称大醒脾散处方全蝎(焙)2分,白附子(炮)2分,天麻(炮)2分,甘草(炙)2分,人参(去芦)2分,白茯苓(去皮)2分,木香(炮)2分,石菖蒲2分,白术2分,陈皮(去白

  • 回生至神汤

    药方名称回生至神汤处方人参3两,肉桂3钱,白术2两,生姜汁1合,葱10条(捣汁)。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身热11日,而热反更盛,发厥不宁,1日而3-4见,是邪不能传肝,此厥乃似热而非热,内寒之甚,逼阳外见

  • 蜂霜散

    药方名称蜂霜散处方蜂壳粉、百草霜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跌仆损伤。用法用量每服2钱,糯米饮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 唤肠散

    药方名称唤肠散处方草乌(生)1个,白姜1指大,白矾1钱(飞)。制法上为末,加乳香1钱研匀。功能主治诸痔。用法用量每用半钱,葱涎调,涂于肛门内。不久,其痔自取落。注意外痔不用。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五

  • 绿茶煎

    药方名称绿茶煎处方绿茶100克 醋10克制法将绿茶100克,煮取浓汁300克。功能主治清心明目,止渴除烦,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消炎止痢。用法用量每次服100克,加醋10克,热饮,每日3次。摘录《经验方

  • 四逆汤

    《中国药典》:四逆汤药方名称四逆汤处方附子(制)300g干姜200g 炙甘草3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炮制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