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益母十全丸

八珍益母十全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十全丸

处方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甘草(炙)15克当归身(酒浸)60克川芎15克 熟地黄(酒浸)60克白芍药(醋炒)30克 角沉香12克

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捂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孕,或妊振胎动不安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蜜汤送下90丸,食干果子压之;不善吞者化开服,尤效。冬月酒下。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调养,当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一月则调;素不卒者,服一月即孕。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医统》卷八十四引《医林集要》:八珍益母十全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十全丸

处方母草(5月5日、6月6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8两,人参(饭上蒸)1两,白术(饭上蒸)1两,白茯苓(饭上蒸)1两,甘草(炙)5分,当归身(酒浸)2两,川芎5分,熟地黄(酒浸)2两,白芍药(醋炒)1两,角沉香4钱。

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资益坤元,补养气血,除淋沥带下,俾羸形体壮,有调经、受孕之功,胎前和气,产后补虚。主

用法用量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以养且调。当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一月则调;素不孕者,服一月即孕。胎前间或用一服则胎固而自安;妊娠微觉胎动,随用一服即安。产后用一服,以童便。酒化开调下,则无壅滞血运之候。多服之补虚活血。又治产后诸病极稳,急欲取效,以酒调化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引《医林集要》

猜你喜欢

  • 林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林檎散药方名称林檎散处方麻黄(去节)、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川大黄、干葛、石膏、山栀子(去皮),各一两半。木通、瞿麦、甘草(炙)、前胡、川芎,各一两。藿香(

  • 茜梅丸

    药方名称茜梅丸处方茜草根艾叶各30克乌梅肉(焙干)15克制法上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衄血。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乌梅汤下。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五

  • 清痰祛眩汤

    药方名称清痰祛眩汤处方天南星(姜泡)半夏(姜汁制)天麻苍术(米泔浸)川芎陈皮茯苓(去皮)桔梗枳壳(去瓤)乌药、酒芩羌活各2.4克甘草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痰晕。头晕目花,卒然晕倒,形体肥胖者

  • 泻肺通窍汤

    药方名称泻肺通窍汤处方麻黄(捶,水泡过,微炒用)北细辛各0.6克 桑皮黄芩马兜铃葶苈子 苏子大黄杏仁各1.5克功能主治泻肺通窍,祛痰平喘。治肺胀,大汗如雨,大便不通,肺窍闭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

  • 抵圣膏

    《圣惠》卷六十七:抵圣膏药方名称抵圣膏处方麻油2斤,羊脂4两,野驼脂4两,腊月猪脂10两,当归2两,乌蛇2两,生干地黄2两,连翘2两,续断2两,白芷2两,白蔹1两,白及1两,玄参1两,鲮鲤甲1两,猬皮

  • 橘姜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七:橘姜丸药方名称橘姜丸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为末)生姜(去皮,切,烂捣,研)豆豉(为末)各等分制法上三味,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食鱼中毒。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清下

  • 正柴胡饮

    药方名称正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 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5片药理作用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响 《中医杂志》1986(2):58,对正柴胡饮进行拆方、组方,以及各构成药味对小鼠流感病

  • 润肠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润肠丸药方名称润肠丸处方麻子仁、桃仁(去皮尖),各一两。羌活、当归尾、大黄(煨),各半两。炮制上除麻仁桃仁别研如泥外,余药研为细末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正骨紫金丹

    药方名称正骨紫金丹别名正骨紫金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处方丁香木香瓜儿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各30克当归头 莲肉 白茯苓白芍各60克 丹皮15克甘草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行气活

  • 九分散

    《中国药典》:九分散药方名称九分散处方马钱子粉(调制)250g麻黄250g乳香(制)250g没药(制)250g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深黄褐色的粉末,遇热或重压易粘结;气微香,味微苦。炮制以上四味,除马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