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还睛散

八味还睛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八味还睛散

药方名称八味还睛散

处方蒺藜(炒、去尖)防风粉草(炙)木贼山栀(炒、去壳)各15克 草决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蝉蜕0.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肝肺风热所致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绕瞳人;涩翳,微如赤色,或聚或开,两旁微光,瞳人上如凝脂色,时复涩痛,而无泪出;散翳,形如鳞点,或睑下起粟子而烂,日夜痛楚,瞳人最疼,常下热泪。

用法用量麦门冬去心煎汤,食后调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五

《得效》卷十六:八味还睛散

药方名称八味还睛散

别名还睛散

处方蒺藜(炒,去尖)半两,防风半两,粉草(炙)半两,木贼半两,山栀(炒,去壳)半两,草决明1两(炒),青葙子1分(微炒),蝉退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停留,肝肺相传,致患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绕瞳仁;涩翳,微如赤色,或聚或开,两旁微光,瞳仁上如凝脂色,时复涩痛,而无泪出;散翳:形如鳞点,或睑下起粟子而烂,日夜痛楚,瞳仁最痛,常下热泪。肝肺一切风热翳膜,及肾风热,或睛忽痛如针刺,或小儿疳眼,初起涩痛,久则生疮、翳肿,泪出难开,一切肝风及泻痢后虚热上行,不可点者。

用法用量还睛散(《医学入门》卷八)。

摘录《得效》卷十六

猜你喜欢

  • 桃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桃花散药方名称桃花散处方桃花30克 葵子30克滑石3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产后大小便秘涩。用法用量空腹时以葱白汤调下6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 刻欢丸

    药方名称刻欢丸别名过街笑、刻欢丹处方蟾酥1钱(酒化透),五灵脂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研和为丸,约200粒,新绸包好,丝线扎,固藏,勿泄香气。功能主治风火牙痛。用法用量过街笑(原书同卷)、刻欢丹(

  • 加味松肌透表汤

    药方名称加味松肌透表汤处方连翘、牛蒡子、山楂肉、羌活、干葛、紫草、升麻少许、黄芩、桔梗、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疮险症,发热,或1-2日即见点者,外热盛而兼作烦。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荔香散

    药方名称荔香散别名神香散处方荔枝核(炮微焦)、大茴香(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疝气痛极,在气分者,小腹气痛。用法用量神香散(《医钞类编》卷五)。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七生汤

    药方名称七生汤处方生地黄生荷叶生藕汁 生韭叶 生茅根各30克生姜15克功能主治治口鼻中出血如涌泉,诸药止之不效者。用法用量上药俱捣自然汁250毫升,磨京墨与汁同服。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 白花蛇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白花蛇丸药方名称白花蛇丸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干蝎(炒)、仙灵脾、天雄(炮裂.去皮脐)、天麻、桂心、麻黄(去根节)、鹿角胶(炙令燥)、萆薢,各一两。桑螵蛸(

  • 高良姜理中丸

    药方名称高良姜理中丸处方高良姜2两,白术1两,官桂半两,甘草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医方类聚》卷一○

  • 录元散

    药方名称录元散处方生绿豆(晒干)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热疮痛。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摘录《青囊秘传》

  • 加味玉泉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泉散处方石膏1两,青蒿5钱,香薷4钱,扁豆3钱,甘草1钱,侧柏叶4钱(炒),荷叶。功能主治伤暑吐血。用法用量方中荷叶用量原缺。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保元地黄汤

    药方名称保元地黄汤处方黄耆8分,白术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参8分,当归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钱,车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