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代参膏

代参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党参、绵黄耆、于潜术、桂园肉各等分。

制法熬成膏子,加白冰糖收贮。

功能主治补中气,生津液,润肺健脾,开胃进食;常服补诸虚,除百病。主心脾两亏,气血衰弱,心悸神疲,畏寒自汗。

用法用量滚水调服。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验方新编》卷十一: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黄耆5钱(肚嫩而箭样者,锉片用),白归身(截去头尾,酒洗净泥)5钱,肥玉竹1两,化州橘红3钱(如无真者,用新陈皮去净白亦可)。

制法共入砂锅内,用天泉水熬成膏。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

用法用量每早滚水调服。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春涯验方》:代参膏

药方名称代参膏

处方于术10斤(白米泔水浸3昼夜,洗净浮皮,蒸晒10次,有脂沾手为度)。

制法切片熬膏,1火收成,滴纸不化;用白茯苓10斤,春末,水飞去浮,只取沉者,蒸晒10次,沾手如胶,与术膏搅匀。

功能主治补益。主

用法用量每服2许,米汤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春涯验方》

猜你喜欢

  • 麻黄杏子汤

    《伤寒总病论》卷六:麻黄杏子汤药方名称麻黄杏子汤处方桔梗1两,麦门冬1两,麻黄1两半,杏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8-9日,喘闷烦躁。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

  • 豆酱散

    药方名称豆酱散处方豆酱2升。制法上药漉去汁,熬令燥为末。功能主治妊娠下血。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5-6次。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 钓钩藤散

    药方名称钓钩藤散处方钓钩藤、伸筋藤、石南藤、羊带归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珍珠帘根、豨莶草根。功能主治马(疒其)肿疡病后,筋脉拘急。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 补汤

    药方名称补汤处方防风2两,桂心2两,车前子2两,五加皮3两,丹参5两,鹿茸5两,巴戟天5两,干地黄5两,枸杞皮5两。功能主治补肾。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各家论述《

  • 参归腰子

    《寿亲养老新书》:参归腰子药方名称参归腰子别名参归腰子丸(《摄生众妙方》卷七)。处方人参15克(细切)当归15克(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切)猪腰子1只功能主治主心气虚损,怔忡,自汗。用法用量先将腰

  • 二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二灰散药方名称二灰散处方棘针(倒勾,烂者)3枚,丁香7枚。制法上药同于瓶内烧令烟断,研细。功能主治疔肿毒气。用法用量以未满月孩子粪和涂肿上,日3-2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葱豉茶

    药方名称葱豉茶处方葱白3茎(去须),豉半两,荆芥1分,薄荷30叶,栀子仁5枚,石膏3两(捣碎),茶末3钱(紫笋茶上)。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壮热。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煎取1大盏,去滓,下茶末,更煎4-5沸

  • 补益紫金丸

    药方名称补益紫金丸处方青蒿2两,柴胡(去苗)2两,芍药1两,五加皮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黄耆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锉,以无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晒3日,逐日转动,日足漉出焙干

  • 调经并荣种子丸

    药方名称调经并荣种子丸处方鱼鳔2两(蛤粉炒),牡丹皮1两半(酒洗晒干),白芍1两(酒炒),沙菀蒺藜2两(酒洗),续断1两(酒洗晒干),白茯苓1两半,大熟地黄4两(另捣),黄苓1两(酒洗),菟丝子1两半

  • 回脉散

    药方名称回脉散处方大黄3钱,白芷8分,乳香5分,没药5分,木香5分,山甲(蛤粉炒)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乳症,毒从大便出。用法用量人参2钱,煎汤调服。摘录《青囊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