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鲜饮

二鲜饮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二鲜饮

药方名称二鲜饮

处方鲜茅根120克(切碎)鲜藕120克(切片)

功能主治主虚劳证,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二药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若大便滑者,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末30克,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蒲辅周医疗经验》:二鲜饮

药方名称二鲜饮

处方芦根90克 鲜竹叶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身热不退,心烦口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热及血分,见鼻衄者,加鲜茅根60克,酌加童便为引。

备注本方鲜芦根甘寒质轻,上可清肺透熟,中能养胃生津;鲜竹叶既能清心除烦,又可利尿导热外出。合用具有轻宣透热、生津止渴之功。对暑热伤及肺胃的轻证,本方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

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衷中参西》上册:二鲜饮

药方名称二鲜饮

处方鲜茅根4两(切碎),鲜藕4两(切片)。

功能主治虚劳证,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

若大便滑者,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细末两许,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

各家论述茅根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藕善化瘀血而兼滋新血,合用之为涵养真阴之妙品。且其形皆中空,均能利水。血亦水属,故能引泛滥逆上之血徐徐下行,安其部位也。至于藕以治血证,若取其化瘀血,则红莲者较优;若用以止吐衄,则白莲者胜于红莲者。

临床应用血证:堂兄某,年五旬,得吐血证,延医治疗不效。脉象滑数,摇摇有动象,按之不实,时愚在少年,不敢轻于疏方,因拟此便方,煎汤两大碗,徐徐当茶温饮之,当日即见愈,5-6日后病遂脱然。自言未饮此汤时,心若虚悬无着,既饮后,觉药力所至,若以手按心,使复其位,此其所以愈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附香散

    药方名称附香散别名附香饮(《易简方》)。处方附子2枚(炮,去皮、脐)木香6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中风偏痹,经络不通,手足缓弱而厥冷,臂膝酸疼,脉不洪数;十指疼痛,麻木不仁。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

  • 茵陈四苓汤

    药方名称茵陈四苓汤处方茵陈泽泻白术各4.5克枳实猪苓各3克 山栀仁1.5克功能主治治黄疸,渴饮水浆,小便亦少。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杏苑生春》卷六

  • 八味顺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味顺气散药方名称八味顺气散处方人参(一钱半)白术(一钱半)茯苓(去皮.一钱半)青皮(一钱半)陈皮(去白.一钱半)白芷(一钱半)乌药(一钱半)甘草(七分半)功能主治凡有风之人先服

  • 家传滑胎饮

    药方名称家传滑胎饮处方大腹皮、人参、当归、白芍、川芎、广皮。功能主治妇人难产。用法用量上药或加炒黄车前子水煎。临服入童便1盏。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 豆蔻子汤

    药方名称豆蔻子汤处方豆蔻子7枚(碎),生姜5两,人参1两,甘草1两(炙)。功能主治呕逆不下食,腹中气逆。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2次温服。注意忌海藻、菘菜。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 补药地骨皮散

    药方名称补药地骨皮散处方地骨皮(去土)半两,白蒺藜(炒)半两,苦参半两,苍耳半两,原蚕沙(微炒黄)半两,人参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山栀子(炒香)半两,山茱萸(汤浸去浮者,微炒

  • 白疕一号方

    药方名称白疕一号方处方生地30g,生槐花30g,山豆根9g,白鲜皮15g,草河车15g,大青叶15g,紫草15g,黄药子12g。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治疮。主牛皮癣进行期。各家论述生地、生槐花、紫草凉

  • 资成汤

    药方名称资成汤处方人参白芍扁豆山药茯神各3克丹参2.4克橘红1.8克甘草1.5克 莲肉4.5克檀香0.9克功能主治养心健脾。治虚劳心脾两虚,遗精盗汗,食少泄泻,血不归经,女子崩漏不止,不任耆、术、归、

  • 厥症返魂丹

    药方名称厥症返魂丹处方真麝香2钱5分,生玳瑁2钱5分,雄黄精2钱5分,飞辰砂2钱5分。制法上药同研如粉,于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厥证。用法用量每服5丸。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防风柴胡汤

    药方名称防风柴胡汤处方柴胡、防风、玉竹、黄芩、栀子、薄荷、赤芍、连翘、荆芥、甘草、滑石。功能主治太阳兼少阳风热上壅。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