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龙针

九龙针

《串雅补》卷四:九龙针

药方名称九龙针

处方硫黄2两,雄黄1钱,肉桂3分,朱砂1钱,川乌3分,草乌3分,原麝3分,干蝎尾3分,蜈蚣箝3分。

制法上为细末,放碗中微火熔,倾作片子。

功能主治一切风痛痹湿,闪跌拳伤。

用法用量每用1米粒许,患上先用铜钱1枚,放药于中灼之;或用米饭3粒,捻作饼子,先贴患上,纳药于中灼之,其痛立止。

摘录《串雅补》卷四

《良朋汇集》卷三:九龙针

药方名称九龙针

别名观音针

处方川乌尖7厘,草乌尖7厘,穿山甲7厘,麝香1分,朱砂半分,蝎梢3个,蜈蚣1分,火消2分,硫黄1钱4分。

制法上将硫黄、火消2味熔化,众药为末入内,成薄片令碎。

功能主治无名疮毒,痰核,发背。

用法用量遇不明大疮,不知阴阳疼痛,痰核,发背,恶毒,用药1片,认准病头,安顶上或痛处,用香火点着,2、3、5、7灸。

摘录《良朋汇集》卷三

猜你喜欢

  • 八神丹

    药方名称八神丹处方地龙(去土,炒)1两,五灵脂(炒)1两,威灵仙1两,防风(去芦)1两,木鳖子(去壳)1两,草乌头1两(炒),白胶香(另研)3钱,乳香(另研)3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参苓壮脾圆

    药方名称参苓壮脾圆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僸、山药、白扁豆(炒),各等分。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胸膈

  • 八香丸

    药方名称八香丸处方胡黄连1钱,脑半钱,麝半钱,牛黄半分,芦荟钱半,蟾酥5捻子(作块者亦得),白花蛇肉(酒浸)半两,蝎梢1分。制法上为细末,猪胆调,为丸如米大。功能主治冷热疳,泻脓血,日渐瘦。用法用量每

  • 消瘰膏

    药方名称消瘰膏处方生半夏30克 生山甲9克 生甘草3克 生马钱子12克(剪碎)皂角9克 朱血竭6克制法用香油煎枯去滓,加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研细搀膏中,熔化和匀,随疮大小摊作膏药。功能主治化痰散

  • 加味春雪膏

    药方名称加味春雪膏别名绛雪膏(《张氏医通》卷十五)。处方黄连120克(洗净,用童便2升,浸一宿,去滓用汁,淬炉甘石汁尽,留石为用)方炉甘石360克 好黄丹180克(水飞)乌鱼骨(烧存性)乳香当归各9克

  • 驱疹汤

    药方名称驱疹汤处方白藓皮30克,生地24克,槐花24克,苦参15克,蝉衣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防风9克,地龙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凉血、疏风、祛湿。主血热蕴湿结于肌脸。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大芦荟丸

    《古今医鉴》卷十三:大芦荟丸药方名称大芦荟丸处方苍术(米泔浸,炒)陈皮厚朴(姜炒)青皮枳实(炒)槟榔神曲(炒)山楂(去子)麦芽(炒)三棱(煨)莪术(煨)砂仁茯苓黄连胡黄连芜荑仁使君子青黛芦荟各等分制法

  • 解肌地骨皮汤

    药方名称解肌地骨皮汤别名地骨皮汤处方地骨皮1两,人参1两,柴胡(去苗)1两,栀子(去皮)1两,甘草(生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中焦热结,唇焦面赤,或时烦躁,四肢拘倦。用法用量地骨皮汤(《普济方

  • 加味蠲饮六神汤

    药方名称加味蠲饮六神汤处方胆南星3钱,天竺黄1钱半,半夏曲3钱,茯神3钱,旋覆花2钱,竹沥10滴,钩藤3钱。功能主治豁痰开窍。主产后神昏,角弓反张,或口噤不语,胸脘痞闷,痰鸣气逆,发热,大便秘结,舌苔

  • 到圣散

    药方名称到圣散处方大天南星(去皮,只取中心,如龙眼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用醋调,涂脚心。摘录方出《阎氏小儿方论》,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