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黑顶卷柏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

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

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

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黑顶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picta A.Br.ex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30-60cm。主茎直立,干后顶部变黑色。叶为整齐的二回羽状,羽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5cm,顶端尾状;小羽片通常单生,长约2.5-5cm,开展,接近;侧叶密接,长圆状披针形,镰刀状,先端钝头,长约4mm,宽约1.5mm,鲜绿色,不具缘毛,近有柄,基部上侧楔形,下侧圆形,叶缘近全缘;中叶斜长圆形,长1.5-2mm,宽0.5mm,顶端近尾尖,上面呈灰白色。孢子囊穗着生于小羽片先端,四棱形,呈长尾状,长6-12mm,直径约1.5mm;孢子叶卵形,具尾尖,主脉隆起,呈龙骨状。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生在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于囊穗上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下的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涩;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理,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涩、性平。有凉血止血、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咳血、吐血、胃疼、痢疾、跌打损伤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串铃草

    药材名称串铃草拼音Chuàn Línɡ Cǎo别名毛尖茶、野洋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蔓胡颓子根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根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根拼音Màn Hú Tuí Zǐ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性味《贵州

  • 梨木灰

    《中药大辞典》:梨木灰药材名称梨木灰拼音Lí Mù Hu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木材烧成之灰。功能主治《纲目》:"治气积郁冒。"&q

  • 水松皮

    《中药大辞典》:水松皮药材名称水松皮拼音Shuǐ Sōnɡ Pí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干白皮。原形态水松(《南方草木状》)落叶乔木。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冬季侧生小

  • 白沙虫药

    《中药大辞典》:白沙虫药药材名称白沙虫药拼音Bái Shā Chónɡ Yào别名痢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

  • 腊雪

    药材名称腊雪拼音Là Xuě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性味淡,寒。①《本草拾遗》:"味甘,冷,无毒。"②《医林纂要》:"甘,淡,寒。&q

  • 家兔骨

    药材名称家兔骨拼音Jiā Tù Gǔ别名兔骨来源兔目兔科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us (Gmeli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酸,平。

  • 茶条槭

    药材名称茶条槭别名茶条牙、茶条子、麻良子、茶条木、茶条树来源槭树科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以叶、芽入药。生境分部东北、黄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化学成分叶含槭鞣质(aceritanni

  • 大金银花

    《中药大辞典》:大金银花药材名称大金银花拼音Dà Jīn Yín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金银花的全草。原形态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

  • 虎耳还魂草

    《中药大辞典》:虎耳还魂草药材名称虎耳还魂草拼音Hǔ ěr Hái Hún Cǎo别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