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麻牛膝

麻牛膝

药材名称麻牛膝

拼音Má Niú Xī

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capitata Moq.

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粗壮,灰褐色或棕红色,根条圆锥状,少扭曲。茎直立,近四棱形,具分枝,茎及枝皆疏生灰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有开展的长柔毛;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4cm,宽3-7cm,先端尾尖,尾部长5-15mm,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长柔毛,且具缘毛。花球团近单生,或仅中央顶生者有数个作短穗状排列,苞片长3-4mm,光亮,无毛,干时褐紫色,先端渐尖,中脉在背面成龙骨状;花丛生于苞片腋部,有两性花数朵及不育花1-2朵;两性花长4mm;两性花花被片披针形,长3-4mm,暗紫色,先端渐尖,仅外面基部有长柔毛;不育花花被片披针状钻形,长3mm,麦秆黄色,坚硬,先端成钩状;雄蕊花丝长3mm,基部疏生长柔毛,较退化雄蕊为短;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6-1mm,为子房高度之半或2/3,为果期花丝长度的1/4,先端深裂,裂片4-8,常呈撕裂状或近流苏状,时有分枝,间或两侧细裂作缘毛状;子房基部有长柔毛。胞果长圆状卵形,长3mm,灰黄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2mm,光亮,带红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300m山坡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麻牛膝 Radix Cyathulae Capitatae主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藏部分地区亦产。自产自销。

性状性状鉴别根条短粗,长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头大尾小,常扭曲。表面棕黄色、深褐色,有皮孔及纵皱纹。体硬质脆,易折断,断面微带棕红色。气浓,味微甘,苦涩,略具麻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与川牛膝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中柱异常维管束排列紧密且较多。在根中段排列8-9圈。导管比川牛膝小,最大直径为100μm。

化学成分先后从根中分离出9个C29和C21昆虫变态甾体为:杯苋甾酮(cya-sterone),异杯苋甾酮(isocyasterone),头花蒽草甾酮(capitastero-ne),紫苋甾酮(ama-rasterone)A,紫苋甾酮(amarasterone)B,森告甾酮(sengeste-rone),表杯苋甾酮(epicyasterone),前杯苋甾酮(precyas-terone)和坡斯特甾酮(poststerone)。。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杯苋甾酮有雌激素样作用,给未成熟大鼠灌胃10mg/(kg·d)或50mg/(kg·d),连续3d,可使子宫重量明显增加,但对卵巢重量影响较少。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逐瘀血。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药材名称山百足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来源百合科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及根入药

  • 岩丸子

    药材名称岩丸子别名石鼓子、一口血、独牛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以块茎入药。秋后挖取块茎,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苦,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止血

  • 稻草

    《中药大辞典》:稻草药材名称稻草拼音Dào Cǎo别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化学成分

  • 楮茎

    《中药大辞典》:楮茎药材名称楮茎拼音Chǔ Jī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枝。功能主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①《别录》:"主癌疹痒,单煮洗浴。"②《纲目》:&qu

  • 藏丁香

    药材名称藏丁香拼音Cánɡ Dīnɡ Xiānɡ别名石老虎、石参、叶子花、岩五加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藏丁香,曰:"藏丁香,或云种自西藏来,枝干同滇丁香,叶糙有毛,开花白色有香。"并

  •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拼音Jīn Gānɡ Cì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

  • 小草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草乌药材名称小草乌拼音Xiǎo Cǎo Wū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滇北翠雀花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放入

  • 挂兰

    药材名称挂兰拼音Guà Lán别名折鹤兰(《中国植物图鉴》),吊兰(《种子植物名称》),匍匐兰(《福建民间草药》),树蕉瓜(《文山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百合种植物挂

  • 厚皮树皮

    药材名称厚皮树皮拼音Hòu Pí Shù Pí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来源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

  • 楤木白皮

    药材名称楤木白皮拼音Sǒnɡ Mù Bái Pí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树皮的韧皮部。全年可采。原形态楤木(《本草拾遗》),又名:鹊不踏(《纲目》),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