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鹳骨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骨胳

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录》),老鹳、捞鱼鹳。

体长约120厘米。嘴形粗健,长直而略侧扁,角黑色,先端渐形尖细,色亦较淡。虹膜淡粉红而外圈黑色;眼周及颏囊的裸出部朱红。全体大多白色;肩羽、翼上覆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均呈光辉黑色,大部分外翈呈银辉色。脚长,暗红色,胫下部裸出;趾长居中,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连着,后趾位置不较他趾为高,爪短钝。

生境分部活动于开阔沼泽和潮湿草地上,夜宿高树,常集群生活。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

性味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药性论》:"大寒。"

功能主治治痨瘵,胸腹痛,喉痹,蛇咬。

①《别录》:"主鬼蛊诸疰毒,五尸心腹疾。"

②《药性论》:"治尸疰、鬼疰腹痛。炙令黄,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③《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虺咬,及小儿闪癖,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复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芫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鹳骨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英文名Stork bone

别名原动物白鹳、冠雀、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鹤、老鹳、捞鱼鹳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陆玑《诗疏》: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

2.陶弘景:鹳亦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今宜用白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onia ciconia(Linnaeus)

原形态白鹳,大型鸟类。全身大都白色,翅上大覆羽黑褐;小翼羽外黑翈黑色,内翈黑褐,在翼缘处缀以白色;初级覆羽黑色,位于内侧者的外翈散缀以银灰色;肩羽较长,呈黑而金属光泽,为紫铜色。飞羽大多黑色而内着铜绿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人侧初级飞羽以及大部分飞羽的外翈,除边缘和先端以外,均呈银灰色,颈下羽毛形长而呈矛状。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眼周及颏囊裸出部分朱红色;脚暗朱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性宁静而机警。常单个或小群温游在开阔平原的池塘、沼泽的浅水中觅食或静等饵物。休息时常一脚站立。有时栖止于大树干上。飞时颈和脚呈一直线,飞行强健和缓慢。以鱼、蛙、昆虫及小型鼠类为食。营巢于高大松树或橡树上。

资源分布: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痨瘵;腹痛;喉痹;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炙黄或烧灰存性,研末,每次6-10g。

注意《本草拾遗》“秃人毛发,沐汤中不少许,发尽脱,亦不更生。”

复方鹳骨丸(《千金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芜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1.《别录》:主心腹疾。

2.《药性论》:洽腹痛。炙令黄,未,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3.《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咬,及小儿闪廦。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胎生铁角蕨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 红三七

    《中药大辞典》:红三七药材名称红三七拼音Hónɡ Sān Qī别名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螺丝三七、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

  • 蝙蝠葛

    药材名称蝙蝠葛拼音Biān Fú Gě别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

  • 苦荞麦

    药材名称苦荞麦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来源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利

  • 乌榄树皮

    药材名称乌榄树皮拼音Wū Lǎn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

  • 泥鳅滑液

    《中药大辞典》:泥鳅滑液药材名称泥鳅滑液拼音Ní Qiū Hu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鳅科动物泥鳅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热琳,痈肿。复方①治小便不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蛇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王藤药材名称蛇王藤拼音Shé Wánɡ Ténɡ别名双目灵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蛇王藤Passiflora cochinchinensis Spr

  •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龙须草来源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

  • 一文钱

    《中药大辞典》:一文钱药材名称一文钱拼音Yì Wén Qián别名铜钱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一文钱的根。全年均可采。原形态多年生缠绕小藤本。根茎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