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鸱头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

药材名称鸱头

拼音Chī Tóu

别名鹦头(《唐本草》)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

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陆玑《诗疏》),鹞(《尔雅》郭璞注),鹞鹰(《说文解字》注),灰鹰、白抓、灰鹞、鸡鵟。

体长约48厘米。嘴黑,基部带蓝,蜡膜绿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大都蓝灰色;额、头预青灰色,后头缀以褐色,羽基的白色亦常展露于外;耳羽下后方以至于额的羽毛蓬松而稍卷曲,略成脸盘状;外侧6枚初级飞羽黑色,先端具灰色羽缘,羽基白色;尾上覆羽纯白,中央一对尾羽与背同色,次二对亦灰而具暗灰横斑,外侧尾羽大都白色,亦杂以灰暗横斑。胸与头同。但色较淡;胁、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纯白。脚与趾均黄,爪黑。雌鸟上体大都暗褐;下体棕黄,而杂以棕褐色纵纹。

生境分部栖息于开阔地区,常单独生活。飞行轻捷,繁殖在东北和新疆西部,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

性味①《别录》:"咸,平,无毒。"

②《纲目》:"微毒。"

功能主治《别录》:"主头风眩颠倒,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炙或烧存性入丸、散。

复方①治癫痫瘈疭:飞鸱头二枚,铅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千金方》)

②治风头旋,毒发眩冒:鸱头一枚(炙令黄),闾茹一两,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鸱头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鸱头

药材名称鸱头

拼音Chī Tóu

英文名Sparrow hawk head

别名飞鸱头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陶弘景:鸱,即俗呼为老鸱者,一名鸢。又有雕、鹗,并相似而大。 虽不限雌雄,恐雄者为胜。今鸱头酒用之,当微炙,不用蠹虫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us cyaneus cyaneus (Linnaeus)

原形态白尾鹞,体长约48cm。嘴黑,基部带蓝;蜡膜绿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大都蓝灰色;额、头顶青灰色,后头缀以褐色,羽基的白色也常展露于外;耳羽下后方以至于额的羽毛蓬松而稍卷曲,略成脸盆状;外侧6枚初级飞羽黑色,先端具灰色羽缘,羽基白色;尾上覆羽纯白,中央1对尾羽与背同色,次2对亦灰而具灰横斑,外侧尾羽大都白色,亦杂以灰暗横斑。胸与头同,但色较淡;胁、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纯白。脚与趾均黄,爪黑。雌鸟上体大都暗褐;下体棕黄,而杂以棕褐色纵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开阔地区,常单独生活。飞行轻捷。

资源分布:繁殖在东北和新疆西部,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主头风;目眩;痫疾

用法用量内服:1-3枚,炙或烧存性,入丸、散。

复方①治癫痫ZHI ZONG:飞鸱头二枚,铅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千金方》) ②治风头旋,毒发眩冒:鸱头一枚(炙令黄),茹一两,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鸱头丸)

各家论述《别录》:主头风眩颠倒,痫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莲生桂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生桂子花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花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Huā别名竹林标、刀口药[四川会理]来源萝藦科马利筋属植物马利筋Asclepias cura

  • 白马骨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药材名称白马骨拼音Bái Mǎ Gǔ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

  • 蜜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蜜柑草药材名称蜜柑草拼音Mì Gān Cǎo来源大戟科蜜柑草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

  • 钮子瓜

    药材名称钮子瓜拼音Niǔ Zǐ Guā英文名Maysor Zehneria别名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相干物钮子瓜

  • 大叶贯众

    药材名称大叶贯众拼音Dà Yè Guàn Zhò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楔型大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 Tagawa f.muticum(

  • 桃仁

    《中国药典》:桃仁药材名称桃仁拼音Táo Rén英文名SEMEN PERSIC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Prunus d

  • 紫杜鹃

    《中药大辞典》:紫杜鹃药材名称紫杜鹃拼音Zǐ Dù Juān别名土牡丹花、岭南杜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省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

  • 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梅核仁药材名称梅核仁拼音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种仁。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性味①《药性论》:"味酸,无毒。&qu

  • 干地黄

    《中药大辞典》:干地黄药材名称干地黄拼音Gān Dì Huánɡ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10~1

  • 滴滴花

    药材名称滴滴花拼音Dī Dī Huā别名还魂草、虎耳还魂草、九倒生来源苦苣苔科珊瑚苣苔属植物珊瑚苣苔Corallodiscus cordatulus (Craib) Burtt (Didissandr